教案
教材分析: 颅骨及其连结理论讲授需2个课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熟悉脑颅骨;二、熟悉面颅骨;三、熟悉颅的整体观;四、了解颅骨的连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为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如颅囟在临床上可用于判断缺钙、脱水和颅内压程度。 本节的重难点有两个,一是颅骨的组成及特点,二是颅骨的整体观。在讲解重难点时采用的是模型观察法及多媒体展示,用最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争取难点突破。 课程名称 授课类型 正常人体学基础 理论课(新课) 年级 一年 专业、层次 学时 护理专业 2 授课题目(章、节) 教案的讨论与设计: 第二章运动系统(二)颅骨及其连结 1. 通过颅骨模型和标本引出课程。 2. 课程的重点包括(1)颅骨的组成与特点,重点介绍下颌骨 (2)颅骨的整体观,包括了颅顶面观(三条缝两个囟)、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颅侧面观和颅前面观(骨性鼻旁窦),重点是顶面观的三缝两囟及前面观的骨性鼻旁窦,通过模型和标本给学生直观的效果及鼻窦炎的临床病例,突破重难点。 3. 总结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脑颅骨 2.熟悉面颅骨 3.熟悉颅的整体观 4.了解颅骨的连结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 1.复习旧课:10分钟; 2.颅骨的组成:9分钟; 3.颅骨的整体观:13分钟; 4.颅骨的连结:3分钟; 5.总结:5分钟;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实物演示、标本模型、活体观察、讨论 1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颅骨的组成及特点 重点:颅骨的整体观 教学作业: 解释翼点、描述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学生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思维要随老师的讲解而动,适当做些课堂记录,课后及时复习、完成习题集相应的作业。 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馈与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
(续页)
2
教学过程: (二)颅骨及其连结 头部的骨总称为颅骨(共23块)+骨连结 1.脑颅—— 位于后上部,容纳脑,由8块颅骨构成 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额、筛、蝶、枕骨 这些骨共同围成颅腔,容纳、支持和保护脑 颅腔的顶为颅盖——由额、顶、枕、颞骨构成 颅腔的底为颅底——由额、枕、颞、筛、蝶骨组成 2.面颅——位于前下部,构成面部的支架,由15块颅骨构成 成对 的——颧、腭、泪、鼻骨,上颌骨、下鼻甲 不成对的——犁、舌、下颌骨 这些骨围成眼眶、骨性鼻腔,并形成消化、呼吸道的起始,支持、保护着感觉器官 下颌体:呈蹄铁形,位于前部,上缘构成牙槽弓,颏孔; 下颌骨 下颌角,下颌孔 下颌支:上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 3.整体观 (1)颅顶面观——颅盖,骨与骨借直接连结,连接处见有缝 冠状缝——额、顶骨之间 矢状缝——左、右顶骨之间 人字缝——顶、枕骨之间 这些缝在颅盖外面呈锯齿状;在内面呈线条状 新生儿的颅盖,因骨化未完成,骨与骨之间保留有一定面积的结缔组织膜 3
前囟——顶额之间,菱形。1~2岁闭合 后囟——顶枕之间,三角形。1~2月闭合 颅囟在临床上可用于判断缺钙、脱水和颅内压程度 4
(2)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由前向后明显地分为3个窝:高低不平 ①颅前窝,其正中有一向上的突起称鸡冠,其两侧的许多小孔称筛孔。 ②颅中窝,其中有一容纳垂体的垂体窝,此窝前方有横行的交叉前沟,此沟向两侧通向视神经管。垂体窝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眶下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在颅中窝外侧的鼓室上方有一层薄骨片称鼓室盖。 ③颅后窝,位置最低,容纳小脑和脑干。中央有枕骨大孔。 (3)颅底外面观:高低不平, 前部——为分隔口腔和鼻腔的水平骨板,称骨腭; 后部——枕骨大孔
(4)颅的侧面 太阳穴,内邻血管 颅的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向内通外耳道,自外耳门向前有颧弓、后方有向下突出的乳突,二者均为颅骨的重要标志,易于摸到。 翼点:颧弓之上大而浅的凹陷为颞窝,颞窝的周界有清晰的上颞线,窝内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四骨相交于翼点[翼区]。 临床意义:此点实际是一个区域,常见的形式呈“H”形,此处骨质最薄,内有明显的沟,其中有脑膜中动、静脉通过,有时此沟的一部分形成骨管,此区的外伤或骨折,容易损伤该血管引起颅内出血压迫脑,血肿大者可致命。针灸的“太阳穴”即位于翼点处。 颞窝下方的窝称颞下窝,窝内有三角形间隙称翼腭窝,此窝可通向鼻腔、眶腔、口腔和颅腔。 (5)颅的前面 ①眶——容纳视器,呈四棱锥形 尖——朝向后内, 底——即眶口,朝向前外 ②骨性鼻腔 中间——骨性鼻中隔 上邻颅腔;下邻口腔;侧邻筛窦、眶、上颌窦;后有鼻后孔通咽 鼻腔的外侧壁上有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 ③鼻旁窦 定义:鼻腔周围的颅骨内,含有与鼻腔相通数量及位置: 共4对——额、筛、蝶、上颌窦,位于同名颅骨内的含气空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