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完整课后思考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

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得方式、识别特点和效应机制等方面均不同。

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他们在获

获得形式 发挥作用时间 免疫原识别受体 免疫记忆 是否克隆扩增 识别抗原成分 成分

固有免疫 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早期而快速,<96h PRR(MR SR TLR 无 否 病原体表面共有而特定成分 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适应性免疫 获得性、需接触抗原 >96h(4d)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由细胞发育中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 有 是 特异性抗原肽 T细胞及细胞免疫系统 B细胞及体液免疫系统 2、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① 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T ② 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 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T 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T产生大量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 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 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 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 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 , 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一一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过滤作用一一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

f髓样祖细胞T粒细胞、单核、DC [ 红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T B T、NK细胞 B细胞(在外周)T活化B细胞随

|gG,释放入血。

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

MHC艮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

② 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

pMHC

HEV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 , 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成分。

Ag

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异物性和特异性。

异物性:异种异物、同种异体异物

(如同种异体移植物)、自身物质(恶化、衰老、死亡的自

P、甲状腺球P), 并仅能与该抗体或淋

身组织和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的成分如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 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别越大异物性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特异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巴细胞专一性结合,因每个抗原中存在抗原表位。 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其结构基础是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Ag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常由 基组成。抗原的抗原表位的总数叫抗原结合价。 构象表位。根据淋巴细胞识别不同可分为

5-17AA残基或5-7多糖或核苷酸残

根据抗原表位的结构特点可分为顺序表位和

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BCR 无需 天然多肽、多糖、LPS等 5-17AA,5-7多糖、核苷酸 线性表位、构象表位 抗原分子表面 T细胞表位 识别表位的受体 MHC分子参与 表位性质 表位大小 表位类型 TCR 必须 处理后的线性短肽 T: 8-12AA T: 12-17AA 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何位置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连续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 T细胞表位和部分 B细胞表位。 构象表位/非线性表位:短肽、多糖或核苷酸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的特定结构。

试比较TD-Ag和Tl-Ag的特点

组成 结构特点 化学性质 抗体类型 免疫记忆 免疫应答类型 活化B细胞 TD-Ag B细胞和T细胞表位 复杂,要与 MHC分子结合 蛋白质 lgG为主 有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B-2细胞 不易 Tl-Ag B细胞表位 简单,不需与MHC分子结合 多聚蛋白、LPS细菌多糖 低亲和力的igM 无 体液免疫 B-1细胞 易 免疫耐受 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一、

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LPS及肿瘤细胞的DNA组蛋白

1、 化学性质:P、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 2、 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 3、 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 AA的Ag免疫原性强。 4、 分子构像:抗原表位

5、 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

6、 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二、

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

IgG,明矶佐剂诱导IgE

三、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 佐剂的应用和类型。

佐剂:要适量,太高或太低易造成耐受;弗氏佐剂诱导

免疫途径:皮内 >皮下 >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耐受)

试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异同点 T细胞反应频率 化学性质 TCR结合部位 MHC吉合部位 MHC艮制性 应答特点 反应细胞 超抗原 高,1/20-1/5 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 V链的CDR3外侧区域 非多肽区 无 直接刺激T细胞 CD4+ T细胞 普通抗原 低,1/-1/ 普通蛋白质、多糖 V、J和V、J、D围成 (抗原结合槽) 多肽区肽结合槽 有 APC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 T、B细胞 ig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如图 4-2/P35,图 4-3/P36。 Ig由基本结构和其他成分组成。

基本结构由外侧的 2轻链和里侧的2重链组成,轻链和重链、重链之间借链间 轻链和重链均可分为可变区

和重链近C端3/4),其中每个可变区可内间断存在 含3个,IgM、IgE含4个)。

其他成分起多聚Ig和稳定多聚Ig的作用,包括J链和分泌片,2个IgA借J链连接成二聚 体sIgA,而分泌片稳定二聚体,

5个IgM借J链连接成五聚体。

6个CDR识别、结合一个抗原表位。

V区功能一一中和毒素和阻断病原体入侵, C区功能一一

2硫键连接,

(重链近N端1/4和轻链近N端1/2)和恒定区(轻链近C端1/2

3个高变区和4个骨架区,轻链可变区

3-4个结构域(IgG、IgAIgD

和恒定区均含一个结构域, 重链可变区含一个结构域而恒定区含

、胡补体结合位点功能:激活补体,IgM、lgG1、lgG3、lgG2(较弱)和抗原

结合借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A、lgG4、IgE形成聚合物后借旁路途经激活补体。

――Fc段和FcR结合的功能:①调理作用

表面的FcR结合增强其吞噬功能)和联合调理作用(Ag-IgG的Fc段+中、巨细胞FcR, Ag-C3b/C4b+中、巨细胞C3R/C4R促进吞噬作用) 胞的

②ADCC靶细胞抗原-Ig 的Fc段+Nk、中、

巨细胞FcR,直接杀伤靶细胞) ③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为亲细胞致敏性Ig , IgE的Fc 段+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FcR,引起过敏反应。)④穿过胎盘和粘膜介导固有免疫:

IgG(1、3、4)唯一通过胎盘(含FcR), IgA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 (含FcR)。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和决定因素

不同Ag或同一 Ag刺激B细胞产生的Ig在特异性及类型方面表现的不同叫 lg异质性,主要 变现为:不同抗原表位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类型

l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不同 +重链类别和轻

链型别不同);不同抗原表位诱导同一类型的 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也不同。

(Ag-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

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完整课后思考题答案

1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得方式、识别特点和效应机制等方面均不同。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他们在获获得形式发挥作用时间免疫原识别受体免疫记忆是否克隆扩增识别抗原成分成分固有免疫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早期而快速,<96hPRR(MRSRTLR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0l9a0puq6072ie1yi364bptb11wxs00md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