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平时作业(第三次)
第五章:文学的接受和批评
1、阅读期待的类型包括__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_和__价值的期待_三种。
2、预备情绪有_审美性、朦胧性__和__期望性__三个特征。
3、文学传播可以区分为__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__和____电子传播_三种类型。
4、文学批评的方式包括_审美体验、理性分析_和__价值判断_。
5、“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的提出者是__孟子___。
6、何谓文学消费?
答: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种活动。
7、文学消费对于文学活动的意义。
答:第一、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和目的得以最终实现、第二、文学消费活动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第三、文学消费活动的主体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8、文学消费的特点。
答:第一、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第二、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vcd、dvd、电影拷贝等),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第三、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第四、既要遵循商品
消费的一般规律(如等价交换原则、市场供需原则等),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
9、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区别。
答:首先,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文学消费主要为了满足消费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一般商品消费主要为了满足消费主体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其次,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文学消费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消费而减损,甚至还会增加,而一般商品消费则都会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其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再次,在消费实现上,文学消费既是对产品本身的消费,同时又是对产品本身的创造性生产,一般商品消费则是为消费而消费,并不对消费产品本身构成新的生产与再生产。
10、何谓文学接受?
答:文学接受是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11、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区别。
答:首先,从过程的持续上看,文学消费既指非阅读活动的
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指阅读、欣赏文本的精神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专指阅读、欣赏文学文本的精神消费行为。其次,从隶属范畴上看,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它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文学接受则属于审美心理学范畴,它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再次,从相互关系上看,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它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则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它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12、何谓阅读期待?
答:阅读期待又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接受主体已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于文学文本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行为中的表现。
13、何谓预备情绪?
答:预备情绪是指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阅读者受文学文本的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它是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
14、何谓审美心理结构?
答:审美心理结构,又称审美心理图式,是指由接受主体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文学文本等所积淀形
成的存在于接受主体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15、何谓召唤结构?
答: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是由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所提出的一个范畴,它是指由文学文本中所具有的“空白点”和“未定点”而形成的文本的潜在结构和图式化框架。
16、何谓文学接受的审美效果?
答:文学接受的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17、何谓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