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他们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但行驶时间是个未知数,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呢?那么现在你们能不能求出经过几小时相遇?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把你们的想法,写在纸上。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探究,解决经过几小时相遇的问题。 学生汇报:
1、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我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经过几小时相遇的问题。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60X千米
根据“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 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0X+60X=50,然后再解方程。
师板书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 X=50 X=0.5 答:经过0.5小时相遇。 师:这种方法:谁有问题要问他们。
生:40X表示什么? 60X表示什么?根据什么列出方程。 生:40X表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60X表示小轿车行驶的路程。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和小轿车行驶的路程等于全程是50千米。所以列出方程是40X+60X=50
生:相遇时面包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师:怎么解决面包车行驶了多少千米?这个问题还可以有其他的叙述方法吗?
生:相遇地点离公园多远? 40×0.5=20(千米)
生:小轿车行驶了多少千米?还可以有其他的提问方法吗?相遇地点离天桥多远?
60×0.5=30(千米)
总结:我们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了求相遇时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类似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
引导学生:还可以是两个人或两个团队同时做一件事情...... 【意图】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也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应用新知,扩展练习
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要用多少天?
学生板演后,师讲评。 2、
错误!未指定书签。
学生分3组分别做,比一比,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3. 在900米的环行跑道上,小丽和小刚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丽平均每分跑200米,小刚平均每分跑250米, 经过几分他们会相遇?
学生比赛,看谁做得快。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步骤? 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设未知数, 列方程; 解方程,并检验; 写答案. 五、作业:
“练一练”第3、4、5题。
六、板书设计
相 遇 问 题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小时相遇。
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探索的源泉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在这课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学生主动参与,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搭建数学模型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难点是数量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运用课件演示相遇的过程,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相遇,经过师生共同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深化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打下了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基础,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知识。通过从实际的线路图,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建构数学模型。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中交流自己想法,自主的探究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3、拓展练习、培养能力
实际的应用才能巩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适时的对内容进行拓展到工作中的问题,拓宽了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对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