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杨氏之子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文言文作为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几千年来唯一的书面语言古雅唯尚、简约精炼,创作了浩如烟海的典籍、经文。让学生从小学习文言文,通过经典的文章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很有意义的。
小学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选编浅显易懂的小古文进入小学教材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小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打破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更有其独特的教学意义:消除学习古文的传统畏难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文言文。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全书共一千多则小故事,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杨氏之子》编在“言语”门。由此可见,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要表现人物之间的言语机智,主要不是来刻画一个“聪惠”的儿童形象。题目为编者所加,给人错觉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其实这应该是描写对话场景的一篇小古文。
言语智慧体现在哪里呢?显然是主客之间的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把文言直译为白话文,这两句话极为普通。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难道不是吗?是杨氏子自家端出来招待客人的啊?孩子立马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你家的鸟。”孔雀为珍禽,
家养的确不大可能。一问一答让人一头雾水。而联系到双方的姓氏,再去琢磨这一来一回的两句话就体悟出语言的精妙、应答的精巧了。
这组对话体现了辩驳的一个重要方法:“按照其观点继续推敲,发现后面结论是错误的,证明其错误。” “杨梅与杨氏同有一个杨字,可划为一类,是一家人。”这是孔君平的逻辑,由此推出一个结论:“孔雀与孔君平同有一个孔字,是一家人。”这个结论成立吗?“未闻”,没听说过,显然不对,因此,孔君平的逻辑推理也是错误的。而且,杨梅是植物,植物常得古代文人喜爱,杨梅虽没有什么格外高尚的寓意,倒也没什么负面意义;孔雀虽惹人喜爱,终究属于禽类,夫子可不想让人比作什么鸟。由此,双方论辩,杨氏子完胜。儿童天生好胜,小学生在感悟到这对话的言外之意,感受到令人拍案叫绝的应对,定然是对古人智慧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本文文字浅显,借助注释完全可以读懂,就给了学生一个印象:读懂文言文并不难,反而是那么有趣。这就完成了《杨氏之子》作为文言启蒙的使命了。
古代文人雅士崇尚的不仅仅是满腹诗书,还要能口吐莲花。《杨氏之子》作为《世说新语》的典型篇目,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雅致所在。
杨氏之子究竟是谁?如此聪慧长大之后有何成就?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巧妙的应答流传甚广。所以《杨氏之子》一文教学的重点就不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位聪慧的小孩,而是去感受、领略语言艺术。这也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聪惠”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把握好文言文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文言文与现行白话文在断句上有很多不同,古今词义也发生很多变化,因此,朗读的目标设定为正确朗读,把握停顿,更有现实意义。文章仅有55
个字,读起来颇有韵味,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同时练习背诵,也是学生能达到的目标。目标3的设定着重考量学生初学文言文,降低学习难度,指向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把握好文言文的停顿,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体会杨氏之子应对的巧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初识文言文。
1、课前玩接话游戏。老师说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 接话:(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学生交流类似的句子。 3、简介文言文
(游戏无疑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优秀媒介,以学生熟识的文言名句来接话,唤醒学生的已知经验,拉开了文言学习的序幕,自然过渡到对文言文的初步感知。)
一、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2、释题:读了课题,谁能说说课文写的是谁呢?相机理解“之”的意思。杨氏之子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读正确。
1、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读起来与平常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读,正音。
注意指导多音字“为”、“应”的读音。 3、师范读。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本。 4、生练习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