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黄劲潮 陈雪云
【摘 要】摘 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地域产业特点出发,提出基于企业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完备知识体系;实验教学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改进教学形式、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以利于提高学科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10 【总页数】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据库;教学改革;
引 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库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评估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高低时,已经开始使用数据库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数据库内信息量的多少和数据库使用频繁程度等作为衡量的重要参数。同时,在经济新常态的大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评价也由资格转向能力,由技能转向创造[1],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广受各行各业的欢迎。如何提升自身优势来充分发挥服务地方这一重要职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是每个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数学与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修订和完善出一套科学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案,对于提升本科院校数学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以往的数据库课程存在这些教学问题:一是闭门造车,教学大纲几乎完全由高校教师制订,未充分考虑一线IT企业的真实需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不足,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且更新缓慢,缺乏相应的交流机制;二是填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重理论轻实践,总是试图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把大量的理论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却未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未同步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三是以考代训,整个培养方案将学生的考核限制于期中、期末的闭卷测试,未主动探索不同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也往往寄希望于考前划重点,而没有真正将精力放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上[2,3]。
2 改进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探索
2.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应用
教学内容应取决于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印度依靠先进的软件水平而崛起为IT 强国,离不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印度,高校和IT公司的产学研用合作非常密切。高校会定期邀请IT公司的技术专家参与到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中,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的修订和召开论坛交流技术[4,5]。反过来,IT公司也非常乐于从合作高校中考核选用优秀学生到自己公司参加实习锻炼。升本以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举办始终立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与IT企业开展一系列合作,在企业举办独立的计算机学院——方圆学院,参与闽台校校企合作项目,将学生送到台湾高校、一线企业接触最前沿的技术,邀请合作单位参与新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订,获得了企业专家对课程设置的宝贵建议,压缩精炼了传统课程中占很大份额但后续应用极少用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如关系代数及演算、
关系模式的分解算法等。将企业急需的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岗位的能力需求,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了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这一切都遵循了我校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2.2实验教学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把讲解技能要点和学生动手实践合理的融合起来。首先我们划分知识点与技能点,然后让学生开始实际操作实践,学生在边学边练中,不仅深刻理解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同时也做到了灵活使用。
教学过程我们采用基于企业真实案例的项目教学法。即选择企业的一到两个真实案例,对该案例做一定的本地化,使之不仅贴近企业,同时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同时在案例中加入日常使用的元素,使得学生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代入到案例中,加深案例的理解。将该案例分为多个子案例或子项目,这些子案例必须贯穿整门课程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详细的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授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个子案例,如:高校信息系统导出授课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课上让学生也完成一个类似的项目案例。采用这种案例教学,边学边做的方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累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掌握一定的行业知识。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相应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理论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程设计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应安排独立的教学周进行,在学院的统一协调下,由授课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安排。课程设计运作流程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