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用强化概念来解释学习的动机问题。这一理论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影响最大。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重外诱控制无从培养学生求知的热忱?趋奖避罚心态于全体学生皆不利
?手段目的化的结果有碍学生的人格发展?短暂的功利取向不利产生学习迁移
外部动机和外部强化物的消极影响?实际逻辑问题:强化物的使用与教师的赞扬不同。教师的赞扬信手拈来,并且很容易传递。强化物使用往往会干扰课程进度,增加费用或者给教师带来不便。
?学习贬值。在有实际兴趣的情况下,使用外部的奖励会导致动机和兴趣的降低,为了学习而使用外部动机,实际上会贬低学习的价值。
?限制学习。在课堂上强调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学生会把他们的兴趣限制在要考试的内容上。许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学生问老师“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内容吗?”或“这个要不要考?”很明显,这种学习会限制在高回报的内容上。
降低外部动机消极影响的策略?当学生反映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不到兴趣和快乐时使用外部奖励;?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的任务(如重复练习)要限制使用外部奖励;
?使用外部奖励使学生有自我控制感,也就是说,让学生在选择之前知道他们作出这个具体的选择将会有什么样的“报酬”。
?尽可能使用最“自然”的外部奖励,也就是说,如果在当时的环境下通常出现的是赞扬和微笑,而不是糖果和礼物,那么就使用赞扬和微笑作为奖励。
?如果使用“有形的”奖励(如糖果或玩具),要将这些有形的奖励和赞扬结合起来,并指出学生的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
?鼓励学生使用自我赞扬,再次指出她的努力在成功着道路上的价值。让学生跟着你复述:“我确实很努力,并取得了成功!”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多种需求可按其性质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面四个层次的需求称之为基本需求(又称之为缺失性需求),而后三层次的需求称之为成长的需求。
3、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人们一般将自己的成败归为下列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这些因素又可分为三个向度:?因素来源:内因与外因?稳定性:稳因与非稳因?控制性:可控与非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