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医药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们追求健康、保健身体的首选。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制药业近20年,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飞速发展。用中药材加工成的中成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兽用药,已占据中国医药和保健品市场的5000。国外使用中医药治病、保健的人群日益增多。面对国内外的需求增加,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关键。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人们对环境污染,及食品药品的安全性也日益重视。中药因为天然、绿色、无毒副作用而独树一帜,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发展,规范化和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现状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50万亩,其中林木药材601)万亩,家种药材550万亩。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由中药材生产经营部门(药材公司、药材采购站)统一下达计划、统一收购产品、统一经营的非市场导向的中药材产、供、销模式已经被打破,但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药材产业化基地模式仍在探索中。目前主要有几种形式:一、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经营性公司+农户,这种常见类型的缺陷在于行政色彩浓厚,药材生产与药材用户关系不密切;二、以龙头用户企业为主导的药厂+基地+农户,眼下此类型发展较多,有的还采用了股份制公司的形式,但通常这种基地品种单一,仅属药厂的依附;三、以中介组织或技术服务组织带动农户,这种类型结构松散、实力弱、规模小,难以发展成具品牌优势的规范化基地;四、政府住为直接组织者集合起来的大型基地,如四川省与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共建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就把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广西以地方政府和药材(医药)公司为主导建立了一批具有生产规模的单品种药材基地,宁夏也正在规划建设百万亩中药材基地。
建设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对于地方政府和农户而言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对于中药工商企业则是从源头上突破药材原料质量难以控制的瓶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必由之路。由制药、批发、进出口、零售一体化的企业牵头,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高标准、多品种、上规模的中药材产业化、规范化基地,是对药材生产基地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可比现有的几种模式更富活力、更具自我滚动发展的能力。
中药材生产规范化研究涉及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标准化、药材成分分析与分离、药材加工炮制、道地药材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药材包装仓储等方面。在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资助下,部分领域已积累一定基础,如:药典及部颁标准制订,200多种常用中药材品种的整理与质量评价,引种栽培进口南药质量评价,药材地道性、药材质量分析方法,优质药材品种组织快繁技术,中药细胞工程技术等。我国有关中药产品标准及相关的评价规范与国际医药市场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中国药典所载绝大多数药材品种缺乏含量测定标准和有毒物质(重金属、砷、农残、黄曲霉素、放射性等)限量标准,更无有效期规定。
1中药规模化种植和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1. 1保证中医制品的安全
中药原材料里的农药残留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肥污染是中药发展的瓶颈。为了保证中药制品使用安全,加强原药材的监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无污染、中药含量高和有效成份合格的中药材,才能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质量和疗效。 美国和西欧等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原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对蔬菜、食品等的种植、加工都进行规范和立法监控。
我国的中药常被一些国家拒绝进口,除了无法检测外,最重要的问题是:由于种植不规范,种植监控不力,导致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物超标等。这些因素,不但直接影响了药品的安全和疗效,更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材出口的声誉。
1. 2利于对中药质量的监控
规模化种、养植和规范化管理,是欧美立法强力推行的政策。美国要求超市的主要食品包装上,标明货源产地、供货公司、供货时间。2006年美国某一公司的波菜被细菌污染案,
2008年加州某一公司的牛肉被细菌污染案,均由美国FDA实施强制措施,强令该产品24小时内,必需从全国的货架上下架。正因为对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等食品产地、公司、出产时间都能监控,因此,不管发生范围多广的食品污染事件,都很容易处理。在美国很少有由于食品原料污染,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1. 3人工种植的需要
中药的野生变人工种植,是实施中药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如何选择品种、种植基地、栽培方式,是目前巫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材的科、目、种、属比较复杂,一药多名,多药同名,更是常见,品种的选择尤其重要。在道地药材的原产地推广种植,由于环境、气候、水、土等条件相似,不易发生品种异化或退化。中药材在栽培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工产品的施用。对于种子的选择、种苗的培育与栽培技术等,都应按中药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药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才能真正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2中药走出困境的思考
自2000年起,在美国销售中药饮片或中药制剂,必须用中英文标明“美国FDA警告:服用该产品会导致肿瘤、不孕症、和肝、肾损伤”。这个严厉的限制条款,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医中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和声誉。而导致FDA这个严历的限制条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 1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医药要求把它明确的治疗作用,单一清楚的成分及含量,可检测的毒副作用及可追踪的临床反应,真实、透明地摆在世人面前。
2. 2对外宣传的重要性
中药本身源于成分复杂的动、植物。复杂的内涵导致了中药的综合治疗作用,这正是中医药的长处和优势。但是如何让世人了解、认同及接受中医药,应加强宣传,这是个比较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等渠道,真正将中医药的优势及长处,以及中医药在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现状介绍给世界,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鼓励国际社会参与。
2. 3科研的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
要想真正的让世人了解中医药,就要让中医药自己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的优势在于综合治疗、整体调整。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除了对中药单一成分、有效部位的开发研究,也应研究如何将复杂的疾病与综合治疗相结合。何大一教授的“鸡尾酒疗法”广泛用于艾滋病治疗,正是采纳了中医药的基本治病原理而大获成功的。中医药在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时,应该从中学到更多的经验。
2. 4重视中药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
美国FDA对中药的严历限制,主要原因还是中药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超标。美国对食品药品类:包括蔬菜、食品添加类(如香草、香菜等在美国统称草药)、水果、粮食、水产、肉类、禽蛋类等,都严格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和实行规模化的种植、养殖。所有进入超市商店的食品,必须标明公司、产地、时间及营养成份,并严格控制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物的标准。只有实现规模化种植,才能实施规范化管理。
2. 5制定检测标准
道地药材是制定检测标准的重要依据。我国地域辽阔,气象、水文、地理环境、地下矿产分布不一,同一种属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常常会有同样的送检品种,出现木同的检测数据。因此在确定GAP种植基地时,不仅要考虑种子的纯正优化,更要侧重选择道地药材的原产地。只有这样,检测标准才有可行性,检测数据和结果才能一致。
3中药的前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生存环境的变化,人口谱、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相应变化,医学模式和医学目的正在转变,人们对医疗保健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由于以化学合成为基础的新药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成功率低、难度高,而且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难以克服,对一些世界性疑难病症也达不到治疗要求。因此,国
际社会纷纷把目前投向天然药物,特别是历史悠久、疗效卓著的传统中药。这给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目前各国政府对中医药的态度已逐渐产生转变,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连限制最为严厉的美国和欧洲也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开始为中药合法进入国际药品主流市场打开大门。
国际上,中药及天然植物药用市场,从1990年的5 000余万美元,迅速上涨到2007年的近500亿美元。短短17年,成长近1 000倍,是全世界成长最快的行业。这一飞速的发展,早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重视。据预测到2017年,将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是我国目前医药产值的总和。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和开发,以分割中药这块市场。亚洲和非洲部份国家,也将种植和使用中药,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国策。
据预测10年内中药的需求量将突破1 000亿美元,但中药的主产地是中国,世界的主要目光还是紧盯着中国。抢占中药资源这块市场,是当务之急。要利用我国的优势,建立中药的种植、加工、提取、研发、出口基地,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让更多有疗效、毒副作用少的中药制品进入国际市场。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但真正高品质的“绿色”中药材并未形成规模,远不能适应当今中成药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市场呼唤优质、范、名牌中药材的出现。随着国内、国际对中药质量规管措施渐趋严厉,这一需求日益迫切。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转口贸易中心,而且刚推出“未来香港中药产业十年发展大纲”,正在大力推动高增值、高科技中药产业发展,这为拓展中药产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产品优势和地源优势,扩大中药种植、中药加工,把我国建成中药的种植基地、原料基地、原料出口和原料加工基地、健康保健品研发和出口基地,以及中药制药业基地,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也对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