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5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为宜。亩播种量6-8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播量。
㈢、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播后10天左右,出苗率低的地块,应立即以小水轻灌,促进齐苗。
2、化学除草:在小麦起身拔节期(4月中旬前后),用二甲四氯300克-400克/亩或苯磺隆15克-20克/亩兑水25-30公斤喷雾,要求喷湿,喷透,及时灭除田间阔叶杂草。
3、合理化控:对麦苗生长偏旺的田块,在拔节初期使用40%矮壮素150克-200克/亩结合化学除草混合喷雾,控制小麦旺长促根系生长,防倒伏抗病,增分蘖,增粒重,增产量。
4、病虫害防治:拔节后期及灌浆期根据麦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5、小麦蜡熟后期:抢时收获,及时腾地,伏翻复播。 2. 玉米管理过程:
㈠ 种子处理
选种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生产条件,重点选择综合抗性好,高产优质专用的优良品种。选好优良品种后,还应使用优质的种子,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选用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的优质种子。并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以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选用包衣种子。
㈡ 播种要求
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主要根据玉米的种植制度、温度、墒情和品种来决定,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株型、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早熟品种适当密些,晚熟品种适当稀些。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的,一般以3~5cm为宜。如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
㈢ 早定苗
三叶间苗,五叶定苗,防止苗荒。定苗时将弱株拔除,缺苗断垄处要留双株,在管理中逐步将弱株拔除。
㈣水分管理
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浇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必须进行灌溉。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时对水分的需求,特别强调要浇黄皮水,不要过早停水,以保证活秆成熟,增加粒重。
㈤ 合理追肥
夏玉米主产区多为一年两熟制,由于播种时正值农忙季节,有许多地方在播种时不灭茬、不施基肥,加之夏玉米生育时期短,前期需肥量大,幼苗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早生快发。因此,夏玉米在定苗后应抓紧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锌动力”高氮复合肥20~30公斤,约占总追肥量的40%;抽雄前10-15天每亩追施
“锌动力”高氮复合30~40公斤,约占总追肥量的60%,追肥方法以条施或穴施为宜。
㈥ 适当晚收
夏玉米在力争早播的前提下,再适当晚收获,是增加粒重而增产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不影响正常种 的情况下,玉米应尽量晚收获,我们的收获标准是:苞叶发白,籽粒乳线完全消失。 3.苜蓿管理过程
㈠.播前准备:4月上旬,采用深耕、整地等措施机械作业一次,并施基肥磷酸二铵15公斤/亩、底墒水80方/亩,购买良种。
㈡.播种:4月中旬,采用条播,机械播种1公斤/亩。 ㈢.田间管理:小面积时人工除草,大面积时采用除草剂。追施尿素30公斤/亩,磷酸二铵30公斤/亩。5月中旬,灌水90方/亩,收获一次灌一次。分别在六月中旬、七月中旬、八月下旬灌水90方/亩。采用机械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
㈣.收获:6月中旬收获一茬,成熟后分别收二、三茬,收获三次。
4.棉花管理过程
(一)、播前准备:
(1)灌好播前水:冬灌不足或未经冬灌的棉田要实行春灌,灌须于3月25日前结束。春灌要求灌足灌饱,做到蓄墒充分,压盐彻底。
(2)播前施肥:每亩施厩肥1000公斤,磷酸二铵35公斤/亩 (3)品种选用:选用新陆早32号,(生育期125天左右,属早熟陆地棉,霜前花率86.7%。植株筒型,Ⅰ式分枝,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硬、茸毛多。普通叶型,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果枝叶量小,植株清秀,通透性好。中后期生长势较强,不早衰。棉铃卵园形,结铃性强,铃中等偏大,吐絮畅,絮色洁白,含絮力适中,易摘拾)
(4) 犁地要选择土壤墒度适宜时进行,土壤偏湿或偏干均会大大影响整地质量,造成土地板结或大土块较多,使播种质量下降,出苗率降低。整地应尽量使用大型机械,保证犁深在20cm以上,并要求犁行直、扣垡严密。犁后视土壤质地及天气情况,凉垡12—24小时后进行耙磨。同时拾净地表残茬废膜,成待播状态。待播棉田要求达到“墒、平、松、碎、净、齐、直”七字标准。
(5) 及时进行土壤封闭,除防杂草:对于杂草较多的棉田,须于播前进行除剂封闭处理。推荐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显著的新型除草剂“禾耐斯”,每亩50~6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于地表并耙磨混匀,即可于当天或第二天播种。如无上述除草剂,也可使用乙草胺每亩100~120克或氟乐灵80~100克兑水30公斤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地表,喷后及时进行耙磨,将药剂均匀混入地表5cm土层。但要注意使用“氟乐灵”需严格控制药量并做到喷雾均匀,并在施药48小时后播种,否则极易产生药害。
(二)、抓住时机,适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