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
算与估算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P1—3 教学要求:
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学生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能根据情景进行估算。
3.初步学会用口算、估算,解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教学难点:学会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如今社会网上购物是个主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一说。
教师板书生活课题:网上购物
课件出示本单元的信息窗1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板书信息:
每箱20根,共有3箱。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 学生会提出:一共有多少根玉米?
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共同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如何列出算式,学生汇报中板书算式: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学生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根玉米?”这个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汇报出不同的算式, 用加法算是20+20+20 用乘法算:20×3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能用乘法解答,回忆交流乘法的意义,说一说谁会计算,如何计算。
(学生会有知道结果是60,用加法得出答案,或者了解到个位添0。)
第1页/共10页
(2)讨论交流
教师追问质疑:为什么要添“0” 安排学生小组交流,再班内汇报。
(这一个探讨交流能让学生真正的去交流口算乘法方法的意义。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理解。)
汇报口算方法:3乘2个十得6个十,也就是60。学生多说一说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计算方法,现在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口算。
口算卡片: 10×7 20×3 50×2 60×9 2.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我们再来解决,200×3= 8×200=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交流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强调:可以把整十、整百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进行计算,也就是只看数位上的数字,计算后在添零补位就行。
2.教学估算 西瓜每箱48元 哈密瓜每箱62元
讨论交流怎样解决:张大叔带了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
“300元够买5箱哈密瓜吗?”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每个同学先独立计算,把几种估算方法写到练习本上。 (2)小组交流:你们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最接近精确值,为什么?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时教师明确估算的策略,在不需要准确计算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数看成和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如:14×2、 112×3 学生试着估算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估算的必要性和方法。教师总结我们大家用集体的智慧探究出口算方法,非常了不起,其实有的时候一些数字结果的要求不是太准确时,用估计的方法算出得数也是非常方便的。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想想做做1,2,3,4,5
第2页/共10页
小结:我们在估算时要注意便于口算、与实际结果接近,还要符合实际。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 估算 A.20+20+20
B.20×3=60(条) 200×3=600(元)
3乘2个十得6个十,也就是80。 3乘2个百得6个十,也就是600。
教学反思: 课 题: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P4—5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把”几倍“和”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凸现出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方法: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学生根据情境图,直观性的说出红花、黄花和蓝花的数量。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蓝花、黄花情境图1(6朵黄花):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告诉学生:除了比多比少之外,我们还可以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比较,还可以怎样比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1)提问:黄花有几朵?你能把黄花像蓝花一样两朵两朵地圈一圈吗?
(2)学生圈一圈.
(3)提问:黄花有几朵?黄花里有几个2朵?
师:蓝花有1个2,黄花有这样的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3倍。(学生跟着读一读)
第3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