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 国籍:美
主张:主张通过艺术的教育,“工具论”代表
思想基础: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代表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观点:(1)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 儿童可以通过艺术表达那些
无法表达的心绪。通过这种表达的经验,儿童的艺术表现便成为生活整体的一部分,可见艺术教育对我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整合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
(2)艺术教育的目标:儿童的身体、情感、社会、审美、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才是艺术教育的目标。
(3)对于儿童而言,艺术只是表现的方式而已。艺术的两种主要功效是让孩子表达自我,以及作为调整自我的工具。由此可见每个儿童都具有艺术的潜能。但是这种潜能的发挥有时候会受到外在条件的干扰和制约,所以成人应该正确看待并促进儿童艺术潜能的实现,不应该以不适合儿童思想和认知的任何方式去压制儿童的心灵,阻碍儿童的自我表现。因此他反对使用定型的练习本和色画本,对于成人应该如何选择和发展儿童的艺术技巧,罗恩菲儿德提出了以下几项原则:
A 教师的任务是在适当的时候介绍适当的材料
B 每一种材料或技巧必须有它独特的功效
C 教师要了解,儿童必须发展其个别的技巧;教师的帮忙,表演给儿童的正确技巧,只会限制儿童个人的表现方式
D 一种艺术材料和其操作仅是达到目的的方法而已;技巧不能离开其内涵而独立的予以施教,使用得当的话,可以帮助幼儿产生自我体验的欲望,或是表现的冲动。
E 在一间教室里同时用不同的材料,以适合儿童的需要,因为这样可以使儿童面对各种程序,从而使他有可能认识各种技巧。 (4)罗恩菲尔将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涂鸦期(2-4岁)?前图式期(4-7岁)?图式期(7-9岁)?写实萌芽期(9-11岁)?拟写实期(11-13岁)?青春危机期(13-17岁)成人应该因材施教。
(5)在儿童美术评价方面,相对于作品而言,更应当注重创造的过程,重视作品对创造者的意义。要将主观评价标准与客观评价标准相结合进行评价,其中主观评价标准有儿童感情的成长,智慧的成长,生理的成长,知觉的成长,社会性的成长,美感的成长,创造性的成长,七个方面;客观评价标准有发展的阶段,技术和技巧,作品的组织
(6)通过对天才儿童的个案研究,他总结出在美术方面具有特殊能力的天才儿童的特点A 想象和表现得流畅性B 高度发展的敏锐性C想象的直觉性D表现的直觉性E对于题材和媒介高度的自我确认 后来有研究了障碍儿童艺术治疗,并且归纳了艺术
教育治疗的一般步骤:个案史研究 观察 关系的建立 熟悉艺术媒介 创造过程之关系的建立 自我体验的建立 归属感的发展表现的自发性欲求 归属感的消除
评价:重视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一般发展的价值虽然无可厚非,
但是儿童始终处于自发的无人知道的状态。
二 、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
国籍:美
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认为美术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被看作本质论的代表
思想基础:布鲁纳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框架展开的教育的思想 观点(1)美术教育不可替代,因为美术有三大功能:美术为人类提供视觉感 美术调动我们感性的手段,提供训练人类潜能的题材 美术史其他事物变得生动
(2)儿童美术学与教的主张,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因为美术学习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学习形式,涉及创造,批评,文化。不是儿童成长成熟的自然结果,但可以通过教育者的指导得到促进
(3)课程内容包括美术史 美术批评 美术创作 ,即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其主要特征
A 美术教育的内容涵盖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
B 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简到繁 C课程设计书面化,课程教学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