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新建了木荷无性系种子园。
利用经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试验的优良家系,培育建园用苗木, 目前建园家系为34个,新建了木荷无性系种子园56亩,圃地有1100株木荷嫁接苗,可新建30亩木荷采穗圃。 3.3.4新建了楠木种质资源收集区150亩。
收集保存了闽楠、桢楠、润楠、红楠、紫楠、华东楠、浙江楠、刨花楠、龙眼润楠等树种的种质基因资源120余份。 3.3.5新建了闽楠试验测定林150亩楠木、示范林433亩。 4主要管理措施 4.1抚育管理。
每年对良种基地进行2次全面抚育、1次施肥。为提高成活率,在树兜基部盖覆稻草,培土压实以涵养水分,同时既降温防旱又保温抗冻;大苗栽植进行扎架固定;在干旱季节,多次浇水保湿。 4.2树形管理。
采取修枝、切顶、拉枝等方式,控制高生长,增大冠幅,方便采种,促进结实。 4.3病虫害防治管理。
为保证种子园和收集区健康稳定生长,对有虫害植株通过人工摘除病虫枝叶,并集中烧毁;喷洒药剂,防治病虫。 4.4档案管理。
由科技推广办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单独的技术档案,设专人管理,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档案。
5对参观人工林自然条件的认识 5.1人工林有如下特点。
5.1.1按经营目的选择造林树种,其森林更符合人们的需要。 5.1.2一般为同龄林,林相整齐。
5.1.3森林树种组成较少,层次结构较单纯。 5.1.4个体的水平分布均匀,布局较合理。
5.1.5森林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小,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比较突出。
5.1.6生产周期较短,相对速生丰产。 5.2天然林有如下特点 5.2.1植物种类丰富。
在天然林中除建群种外,还有伴生树种、下木、幼树和其他活地被物。
5.2.2层次结构复杂。
森林植物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下木层、灌木层、本层和苔藓地衣层以及层外植物等。 5.2.3维护生态平衡的贡献大。
在提高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净化水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较大。
5.2.4生命周期和演替系列较长。
原始林或停止干扰的次生林,一般是进展演替,最终走向顶极,形成顶极群落。
5.3对参观人工林造林历史的评述 5.3.1造林时间
1988年,杉木造林,2008年南方多省遭遇罕见冰雪灾害,一度造成大量树木倒伏折干断稍。故此处也不例外,杉木人工林遭遇一定的损坏。同时为响应国家政策,营造楠木人工林。所以,改分场于2009年春新植楠木幼苗,经过8年的生长,现已形成杉木楠木针阔异龄复层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立地条件16以上,基本符合造林六大技术措施,即: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定植,精细栽植,抚育管理。 6实习认识与机会
本次实习为期4周,历史长达一个月之久,从9月中下旬的外业调查到此前10月上中旬的内业整理,过程丰富多彩,时空跨度大,可谓是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既将课堂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付诸实际,夯实了实践技能,又增进了师生情意,同学感情,更是加强了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和班级凝聚力。可以说是收获多多,意义满满,回忆浓浓。
本次实习既是我们林学专业第二次综合大实习,也是最后一次了。本次实习主要是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和测树学三门课程的实习。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这三门课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更是对林学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量的积累,质的升华。下面我对各科作一下简单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森林培育。标准地调查,每木检尺,抚育间伐,造林设计等等,无不将大学本科三年所学知识贯穿其中。标准地需要测量学的
基础,每木检尺,需要树木学、测树学的知识,抚育间伐需要??
其次,森林经理。小细班区划,细班调查,角规测树,蓄积计算等等。从土壤根系到草本、灌木,以及最终的乔木,涉及知识水文地理,气象生态,将这一切串联了起来。
最后,测树学。这是一门工具地位的学科。此次实习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的调查过程离不开它,所以其重要性我就不再赘述。
本次实习,到现在可谓是功德圆满,完美收官。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将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