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根据宁洱镇畜牧业发体现状,以及其畜牧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宁洱镇基本概况
结合的中心大镇。辖区面积483.70km2,全镇有20个村民委员会、270个村民小组和3个社区居委会、40个居民小组,全镇辖区共有73648人,其中:有农户12953户,农业人口46397人。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而畜牧养殖业并是宁洱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为此,发展畜牧业对宁洱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尤为重要。
2宁洱镇畜牧业发体现状
2.1畜牧业生产情况
2016年,全镇生猪存栏97500头,肉牛存栏17430头,黑山羊存栏13566只,家禽存栏231833羽,其中鸡存栏216148羽。2016年,全镇出栏肉猪96833头,出栏肉牛7337头,出栏黑山羊7660只,出栏家禽471740羽,其中出栏鸡462488羽。2016年肉类产量达10646t,禽蛋产量达468t,2016年畜牧业产值达20050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506万元的32.6%。
2.2畜禽规模养殖情况
据统计,全镇建有畜牧企业5个,创办畜牧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9个,建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131个。其中:年存栏能繁母猪50头以上的24户,肥猪存栏200头以上的34户,肉鸡存栏5000羽以上的20户,蛋鸡存栏5000羽以上的1户,牛存栏50头以上的8户,羊存栏200只以上的13户。
3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是协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需要
因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人均收入低,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制约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并防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宁洱镇大力猪、牛、羊、鸡规模养殖,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养殖,依靠科学养牛、养羊、养鸡增加群众收入,年户均增加纯收入5000元,促动经济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发展畜牧业是十分必要的。
3.2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根据区域资源承载水平,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明确开发重点,调整生产结构,努力推动草食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3.3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是把畜牧科技创新和推广作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畜牧业发展致力于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引种繁育、配合饲料、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饲草料加工调制、优质牧草栽培和青贮氨化技术,动物保健及防疫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等为重点,使之加快畜牧产业化的发展。
4宁洱镇畜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条件
4.1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具备生态养殖条件
项目区域宁洱镇新寨地处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极易控制外来疫源传播,所以疫病少,生长快,利于发展牛、猪、鸡养殖,并且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可放牧养畜的天然灌木、乔木林和草地15000亩,并通过《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实施,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初步估算,理论承载量为5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场潜力巨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可年产农作物秸秆(风干量)1800t,青绿多汁饲料450t,经过氨化、青贮、微贮等先进技术的处理,按50%的利用率计算,可饲养2万个羊单位。充足的饲料饲草,为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供了保障。
4.2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产品开发潜力大
(1)市场供不应求。当前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是草食动物和散放的土鸡及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动物产品倍受消费者欢迎,表现供不应求状态。据畜牧部门统计,近几年,宁洱县每年调
出和内需肉牛30000头以上才能饱和市场,而供应量不足20000头;生猪每年需求500000头,而实际供应量仅有300000头;土鸡每年需求100万羽,而供应量仅有60万羽。说明市场牛、羊、土鸡缺口大,市场潜力大。
(2)市场前景看好。牛肉、猪肉、土鸡肉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全价营养性动物蛋白食品,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柔嫩多汁,蛋白质含量丰富,特别是人体容易缺乏的赖氨酸含量丰富。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和易于消化的优点。牛、羊皮的价值也很高,人类所享用的皮制品,90%以上来源于草食家畜,其中以牛皮质量最优良。牛皮制成的皮革占天然皮革的60%以上,牛骨骼、蹄、角和毛都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牛肉、猪肉、土鸡肉、鸡蛋的消费量越来越大。
(3)市场风险小。因为当前供应少,需求量大,而且自然放牧,其肉质上乘,绿色、安全、无公害,更受人们的欢迎,在人们肉类消费中,牛、羊、土鸡肉、鸡蛋消费的比重大大超过猪肉的消费,所以销售根本不成问题。这样,发展猪、牛、羊、土鸡养殖生产给养殖户带来了无限商机。
4.3养畜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