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做哲学研究,关键是面向哲学问题,提出理论去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哲学家要继续研究那些传统上仍未解决的重要学理性问题,也要直面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哲学问题,或者赋予旧问题以新形式,或者在新背景中探讨老问题,发展新的哲学理论。歌德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新探索必须从学术传统中寻求强大支撑。即使是一位原创的思想者,也需要从学术传统和学术同行那里获得激励,从而加强自己思想的论证力量。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即使是那些自称原创的学者,在阐述他们的思想时,也会把许多伟大的先贤和著名的同辈引为同道。例如,当代美国哲学家布兰顿(Robert Brandom)是“分析实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创造了“推理主义语义学”,但他按自己的理解,大量征引解说康德、黑格尔、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塞拉斯、罗蒂、达米特以及他的同事麦克道维尔,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先驱和同道。
新探索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参与。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位独立的研究者要从他的学术同行那里获得反馈,不管这种反馈是赞扬、改进、批评,还是彻底的否定,由此产生相互切磋甚至是论战,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但中国哲学界目前的状况是:各位学者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对同行所发表的著述基本上不读不看,当然更不评论,实际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可以仿效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做法:在匿名审稿过程中,凡是不征引、不讨论当代学术同行工作的相关论
著,都不接受发表或出版。循此办法,逐渐硬性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
新探索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参与。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位独立的研究者要从他的学术同行那里获得反馈,不管这种反馈是赞扬、改进、批评,还是彻底的否定,由此产生相互切磋甚至是论战,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但中国哲学界目前的状况是:各位学者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对同行所发表的著述基本上不读不看,当然更不评论,实际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可以仿效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做法:在匿名审稿过程中,凡是不征引、不讨论当代学术同行工作的相关论著,都不接受发表或出版。循此办法,逐渐硬性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
(摘编自陈波《哲学研究——诠释与创新并重》,2017年第15期《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哲学研究,从研究路径上来看,主要是研究传统,其次是直面现实生活。
B.哲学研究,其研究的学术成果至关重要,而研究的论题却并不那么重要。
C.一个原创性的哲学研究者,须对相关的先贤、著名的同辈有足够的了解。
D.哲学研究应多做翔实可靠的研究,关键不在于怎么研究,在于研究什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哲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摒弃功利性地研究,反对关起门来研究,从而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
B.中国哲学家应走入现实生活,对其问题可从哲学层面研究,或赋予旧问题以新形式,或提炼出新的哲学问题。
C.对哲学的研究,不可以一个人独立研究,而应当与其他研究者一道共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学术水平。
D.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哲学研究应当把握的重点,集中强调了诠释与创新并重的重要性,二者不可偏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美国哲学家布兰顿(Robert Brandom)的“推理主义语义学”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发展来的。
B.在现实生活中,哲学研究需要我们去原创,但原创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抄袭前人的作品,因为可以大量征引解说。
C.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须避免一厢情愿式的思考,思考你的观点遇到哪些不同意见,并做出一定程度的回应。
D.哲学研究中,后人的创造往往是建立在前人和他人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借助“巨人的肩膀”方能站得高看得远。
1.C(A项,按照文章的观点,“传统”和“现实生活”是并列的关系,不是主次的关系;B项,原文只是说“不会因为其所研究的论题‘重要’而变得重要,而只能因为其研究成果的‘重要’而变得重要”,不是说
“研究的论题并不那么重要”,本项纯属理解有误;D项,原文是“关键不在于研究什么,而在于怎么研究”,顺序颠倒了。)
2.C(原文并不是说不可以一个人独立研究,也不是要与其他研究者一道研究,而是说作为一名研究者要与他人相互切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至于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术水平”,更是无中生有了。)
3.B(原文是说“从学术传统和学术同行好运里获得激励”,“大量征引解说”“抄袭”是两个概念,明显曲解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