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OM》科目设计
一、 科目开发背景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
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简称“OM”)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国际性青少年创新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竞赛,赛题新颖有趣,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依靠集体的力量,动脑又动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OM”引入中国已23年,基本以少部分高年级学生参与为主的竞赛形式存在。本科目的开发就是想借以“创新与合作”为精髓的“OM活动”为载体,借助校本课程开发的契机,让更多的中、低年级学生参与到“OM活动”中,感受并体验和谐的创新氛围、充分的创新空间、获得必要的创新支持。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科目目标
1.走进OM活动,了解OM活动以及学校开展OM活动的历史。
2.通过“脑力热身操”的语言风暴环节,敢说、会说、能说、创造性地说,在活动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增强表现力。 3.通过“灵光一闪”、“激流勇进”的动手操作环节、创意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OM 活动中感悟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科目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以“OM活动”中的语言、通信、结构、传递、测量五类问题为内容素材,遵循适切性、参与性、创造性、合作性的原则,以模块的形式对课程内容加以组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嗨!OM》科目内容的基本框架
模主课题 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2 块 题 1 序 1、走进“OM” 知道OM活动的内容、形式、会徽、言 吉祥物、誓言;了解学校参与“OM活动”的光辉历程。 2、OM,变变变! 利用几何块 进行语言头脑风暴、拆拼图形创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出、拼出尽可能的多的答案和图案, 2 语 1、词语串串烧 说一说几个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词言 2、故事新编 语之间关系,关系,并将他们联系起来搭配组成句子。 鼓励学生大胆合理想象新编故事并合作表演《狐狸与乌鸦》。 3 通 视觉通信 信 听觉通信 介绍生活中各种信号并用所提供的材料创造一套视觉通信系统,小组合作完成通信任务。 用提供的材料创造一套听觉通信系统并小组合作完成通信任务。 混合通信 用提供的材料创造一套听觉、视觉混合的信号系统并小组合作完成通信任务。 4 结 变长的纸 构 站立的纸 建高楼 用各种方法使纸变长,越长越好。 用各种方法让软软的纸条站在桌上,越高越好。 用一张纸设计并制作美观、有创意的1 1 2-3 2 2 1 2 2 2 高楼。 搭纸桥 利用纸在桥墩间架一座可以承受尽可能多重量的桥。 5 传 多样的传递 递 6 远程传递 尝试用尽可能多的方式传递一个乒乓球。 在一定的距离外完成传递任务。 认识简单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尝试完成“不用尺”的短距离测量。 长距测量 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不用尺测量”的长距离测量。 摇杆测量
四、科目实施
1. 适合学生:小学2—3年级。每个教学班级规模不超过35人。 2.课时计划:一般建议以一学年为限,每周1课时,总28-30课时。 3.设备要求:一般教室、座位以小组编排。
五、实施策略
OM没有失败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关注学生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OM”活动课的形式、内容相对开放,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以及动手能力存在差异,课程实施时应关注学生差异,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站立的纸”一课时,一般学生只要他们想出办法让又软又薄的纸“站”在桌上了就应该及时肯定鼓励,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应要求他们用多种办法让纸站起来,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激励他们想办法让纸站得更高些。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并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
OM强调合作解题,让每个团队明白合作的内涵。
渗透合作精神,注重小组学习。“OM”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为主要形式。因此,要特别注意抓住小组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渗透教育,让每个团
小组合作让学生远距离测量事物。 2 2 2 2 1 2-3 测 短距测量 量 队明白合作的内涵。例如,在小组获得成功时要帮助学生总结诸如文明合作、取长补短的合理分工等成功的经验,在学生失败时要帮助他们总结失败,找出合作中的问题。教师还要特别视小组学习的组织和指导,注意组长人选的培训,帮助组长学会合理分工,发挥组员特长,懂得协作,善于交流,形成团队。
OM鼓励不一样的答案,给每个学生创设创新的氛围和机会。
鼓励求异思维、创设创新氛围。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OM”活动课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答案越多越好。例如,在每次上课前都可以安排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头脑风暴,例如,在《狐狸与乌鸦》的故事新编一课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乌鸦对付狐狸的各种办法,在“多样的传递一课时要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让乒乓球越过得分线的方法;在“信息传递”一课前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表达“停止”这个信息。
OM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把新的方法带到生活中去。
注重与生活结合,着眼终生发展。注意课内与课外结合,努力将“OM”活动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各个领域,让“OM”成为受学生喜欢、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特色课程。例如,在进行“测量”这个模块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测量方法,还要让他们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如,手掌虎口、线、步距等)进行测量。创设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六、科目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OM”课的评价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评价原则上要注意即时性,激励性,发展性,形式上要以自评和互评(包括小组自评和各小组互评)相结合。评价的内容包括:答案的多样性、创造性、任务完成的效果、作品的精致和美观程度、交流与表达的流畅度和表现力、以及队员的合作情况等。 例如:
“语言类”故事新编《狐狸和乌鸦》评价单:
组别 分类 1 2 3 4 5 6 乌鸦对付狐狸的好办法 (普通回答每个5分,创造性回答每个10分) 新编故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流畅性(1~10分) 故事的创造性(1~20分) 事 表演的创造性(1~20分) 表演的整体效果(1~10分) 团队合作情况 (1~20分) 总成绩
“结构类”——“建高楼”评价单:
组别 分类 1 2 3 4 5 6 大楼设计理念的创造性 (1~20分) 作 外观漂亮(1~10分) 品 外型独特(1~20分) 做工精细(1~15分) 作品高度(1~20) 团队合作情况 (1~15分) 总成绩
“测量类”——“距离测量”评价单:
1、解题时使用材料的创造性1~15分 2、队员的合作情况1~10分
3、将根据测量的总距离的精确性计分
误差 0误差 得分 误差 75分 误差+1厘米以内 得分 68分 47分 误差 得分 误差+2厘米以内 61分 误差+6厘米以内 41分 误差+30厘米以内 20分 误差+60厘米以内 0分 误差+3厘米以内 55分 误差+4厘米以内 误差+10厘米以内 33分 误差+20厘米以内 25分 误差+40厘米以内 15分 误差+60厘米以内 10分
六、参考文献
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一年一度举行,本科目的教学内容就是基于其中即兴题竞赛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