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国防之我见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的民族,尤其那段百年的屈辱,每一个炎黄子孙其实都不曾忘记。虽然我们现在正在搞经济建设,但我们每个人的另一只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周边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神经是醒着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我们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搞好经济建设,更要搞好国防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保驾护航。
国防建设是目前世界上最耗费金钱的事业。从满清末期开始的旧中国,由于经济落后、政府腐败、有国无防,在面对外国强盗时,一次次赔款割地;一场抗日战争打了整整8年,东三省更是被日本人轻而易举地占领了40年;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1500万军民和无比巨大的财产损失,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毛泽东主席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说过:“兵民乃胜利之本。”可见先兵后民的国防建设对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性。因此,他老人家把自己的大国防思想规划为“全民皆兵”,于是有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大办民兵师”运动。历史发展到今天,“民兵”制已被更先进的“预备兵役制”所取代。为了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发展,我们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来保证经济建设永不停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民在长期和平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凡注重军备,文修武治,人民就安居乐业,国家就兴旺发达。相反,国家就日渐衰败。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就是有力见证。历史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大事无非两件:一是发展,二是生存。这两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缺一不可,且国家安全利益又总是高于一切。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象征,国防建设的水平决定了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水平决定了国防建设的水平,二者互为基础、互相保障。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一个强大的国防支撑体系,“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基调,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但国际局部地区及我国周边环境依然有不安定因素存在,和平的天空还弥漫着战火硝烟。事实上,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尽管我们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路线,但仍受到了来自于外部势力的强大干扰。无论是多年悬而未解的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台湾问题,还是日本右翼势力的叫嚣,印度的强势崛起以及美国的满月包围,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若没有足够强盛的国防实力震慑宵小之辈,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国将不国。这些都提醒我们:国防建设须臾不可放松,绝不能抓了经济,忘了国防;进了市场,丢了武装。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可能完成经济建设与和平发展的目标,不可能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不可能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
遵照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最近20年我国逐步加大了国防建设投入,军队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国防现代化进程得到一定程度推进。但与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国防建设仍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军,进一步推进大国防教育,实现国防现代化宏伟目标,应当说任务还相当艰巨。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实现富国与强兵的统一。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对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面而长远的意义。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安全,安全才能发展。特别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防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国家发展作贡献;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投入,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以目前状况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算高,经济实力也不算强。但我们不能坐等经济
强大以后再去搞国防建设,而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当然,这就需要有一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国防硬件的“硬度”;另一方面,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普法教育和思想教育体系,强化国民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如此,才能达到强国富民目的。 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向全面小康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改变了,但我们的全民国防意识却不能变。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中国国防日,而且每年都有自己的宣传主题,关注国防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提高国防教育使我们“勿忘国耻、更爱家园”。同时各级部门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要不忘国防建设,定期进行预备役和民兵训练。这些都有力地加强了国防基础工作。
巩固国防,为经济腾飞保驾护航,让两者齐头并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中华民族必将一个强盛而崭新的姿态傲然屹立于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