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00倍涂干。
三、常见病害病症及防治方法
1、腐败病:
灌溉传播。
病症:全株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整个植株死亡。病的早期叶片失水枯萎而死。病害严重时,地下茎变褐色,腐败(腐烂)。
防治方法:种植区内施生石灰粉(0.5kg/m2)或施撒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50%复方可湿性粉剂(1200倍)。
2、黑斑病:
反两面都有。
主要危害:银杏等树种。病斑发生于叶片的边缘或中部,半圆形或圆形正
病症:主要感染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柄上。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淡褐色或
大融合,最后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或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2-3次,间隔7-10天喷一次。
3、白粉病:
主要危害:紫薇
g ahint a tim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第 6 页 共 9 页
e a病症: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
nd All things暗褐色病斑。病斑上有或无褐色轮纹,并生有黑色的霉状物。严重时病斑再扩
in their being are goo主要危害莲藕、芋类。对于芋类来说腐败病是毁灭性的。病菌通过雨水、
d for somethin防治方法: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
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
4、褐斑病:
病症:危害害叶片。初为黄褐色小斑点,有时1片叶上有数十个病斑点。
同心轮纹病斑。病重时病斑直径可达2-3cm。病健交接暗灰色部分发生灰白色绵毛状霉。
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夏季剪草不要过低(一般在
植抗(耐)病品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防治褐斑病可以选用甲托、三唑酮等常规杀菌剂,如果病情很严重的话,可以选用阿米西达或绘绿。对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用高浓度、大剂量上述药剂灌根或泼浇控制。
5、流胶病:
病症:流胶病是桃、樱花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般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
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b、侵染性流胶: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
g ahint a tim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第 7 页 共 9 页
e and A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a、生理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
ll things in th5-6cm),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应种
eir be防治方法: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
ing ar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1-2cm病斑,内部淡褐色而周边略呈角型浓淡有差别的
e good for somethin防治方法:对病树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
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苗圃湿度。适时夏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中药杀菌
剂靓果安600倍液+有机硅,杀灭活动的病菌。涂抹防治: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
或5倍液+渗透剂如有机硅等,对清理后的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涂抹2次,
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靓果安600倍液进行预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
800倍液等,连喷2-3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6、立枯病:
病症: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
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
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g ahint a tim7、叶枯病:
病症: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边缘有一较
第 8 页 共 9 页
e and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
A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ll things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
in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
their be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靓果安600—
ing ar间隔3-5天,必要时,在流胶高峰期再涂抹一次。生长季适时喷药:3月下旬
e g1cm, 纵向3 cm;深度达木质部),并将胶液挤出,然后使用《溃腐灵》原液
oo老翘皮刮除,再用刀纵横划几道(所划范围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横向
d for somethin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后期在病斑上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如桂花叶枯
病(亦称枯斑病)、腊梅叶枯病、翠菊叶枯病(亦称斑枯病)。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病键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
发病时,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8、茎腐病:
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防治方法:在3-8月份可喷药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
美双500倍药液。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壮,减少茎腐病。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g ahint a tim第 9 页 共 9 页
e and All things in病的品种上喷施38%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或福
their be病症: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
ing are g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促使苗木和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轻微
oo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
d for some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