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临海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趋势,涂面不断向海延伸。潮间带滩涂沉积速率1.5-2.0厘米/年,浅海约1.0厘米/年。因此,开发前景看好,利于围涂造地。同时,我市潮间带海涂中约有21.8平方千米的滩涂(占总面积的17.7%)属于粉砂性底质,不宜直接开展滩涂养殖,需创造条件,围垦后利用。

临海市海域面积广阔,以东矶列岛为主,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是我市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和潜力所在,也是我市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冷暖水流交替消长和入海河流带入大量营养物质,水质肥沃,而且底质细软、岛礁众多,是鱼虾贝藻栖息、繁衍和经济鱼类索饵、越冬回游的良好场所,同时生物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利于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资源增殖。我市海域有著名的东矶渔场,生物量较高,拥有鱼类资源200余种、贝类100余种、甲壳类110余种、海藻类100余种、多毛类40余种,其它生物(如海蜇等)资源量也较大。

五、 水域、滩涂养殖利用现状

截至2010年,全市已开发水产养殖面积4452公顷,其中浅海养殖30公顷,占0.7%;滩涂养殖718公顷,占16.1%;海水池塘养殖652公顷,占14.6%;淡水池塘养殖866公顷,占19.5%;外荡池塘养殖580公顷,占13%,;水库养殖1206公顷,占27.1%;稻田养殖400公顷,占9%。

第二节 水文气候条件

一、气候特征

3

临海市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水热资源较为丰富,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四季也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 1. 温度

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7.1℃,全年气温通过10℃的积温为5370℃。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8℃,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9℃;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历年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8℃。 2. 日照

我市光照条件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936.4小时,其中以7、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分别为239.2小时。1、2月最少,月平均日照分别为134.1小时。所辖海岛因多雾,所以日照时数也比较少,年均日照时数为1825.0小时,均低于沿海和内陆。 3.降雨量

我市年平均降雨量达1549.6mm,年径流深为1027mm,大于0.1mm的降雨日数为169.4天,大于5mm的降雨日数为75.6天。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梅汛期,最大年降雨量达2371.1mm(1952年)、最小年降雨量为912.8mm(1979年)。

综上所述,临海市气候资源丰富,光、热、水配置较好,春末夏初的“光、热、水同步”和秋冬的“光、热互补”,对全市温水性鱼类的生长、繁殖有利,并为鱼类性腺发育、产卵、孵化创造了良好条件。秋冬的“光、热互补”有利于底泥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及池塘干塘捕鱼、修整、冻晒底泥,杀灭病虫害等。但旱涝问题以及夏末秋初的

4

台风,海洋冬季高频率大风是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的不利因素。 二、淡水水文

临海各淡水水域年平均水温17.9℃,水库透明度在40~80cm,山塘透明度25~35cm。天然水质良好,主要溪流的水质达Ⅱ类标准以上,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沿海地下水深层间隙承压水,水质淡或微咸水,水质类型多属HCO3-Na·Ca型水、HCO3·Cl-Na型水,矿化度小于0.5g,pH值6.5?7.5;海岛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 三、海洋水文

全市海域水温年均为17.9℃,平面同季南北差异不明显,最高水温曾为32.6℃,最低水温曾为4.5℃。海水盐度年平均27.77,表层最高盐度为34.88,最低盐度为17.3。海水含沙量为0.02~2.276kg/m3,透明度20~150cm。

海水溶解氧(DO)年变化范围为2.83~10.87mg/L,年变化较大。pH值为7.85~8.40,平均值为8.2。磷酸盐春季0.40~0.69μmol/dm3,秋季含量0.47~1.21μmol/dm3。硝酸盐冬、春季为18.9?27.3μmol/dm3,秋、夏季增高至27.5?42.0μmol/dm3。亚硝酸盐春季为0.29~0.97μmol/dm3,秋季为0.05~0.24μmol/dm3。活性硅酸盐(SiO2-Si)春季28?32μmol/dm3,秋季44μmol/dm3。主要污染物是油类,其次是重金属离子和营养盐。沉积物来源主要由入海径流携带的陆源颗粒物质和因潮流或局地环流带入的沿海或湾口外的悬浮颗粒物质。

5

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在4.00m以上。潮流为不规则半日浅海潮流,以往复流为主,局部旋转流,转向右旋为主。流速缓慢,大潮平均流速小于50cm/s。

第三节 生物资源状况

一、海洋生物

临海市海域水样中异养细菌数量春季明显高于秋季,革兰氏阳性菌春季以微球菌为优势种,秋季以芽孢菌为优势种,而革兰氏阴性菌种春季以假芽孢杆菌、黄杆菌为优势,秋季以假芽孢杆菌为优势。水样中氨化细菌数量秋季高于春季,反硝化细菌数量刚刚好相反,石油降能细菌数量二个季节相差不大,平均值为1×103-1×104个/dm3。

我市海区浮游植物个体密度低于浙北海区,春季低于秋季,春季平均值为97.0×103个/m3,秋季为152.5×103个/m3。春季优势种为圆筛藻、夜光藻,秋季优势种为圆筛藻、棱形角藻和夜光藻。

海区浮游动物个体数春季为246.06个/m3,与浙南海区相近,大大高于浙北海区,秋季为77.36/m3,与浙南、浙北相近。春季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拟细浅室水母、拿卡箭虫、五角水母、嵊山杯水母、球形侧腕水母、中华假磷虾、平滑真刺水蚤。秋季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肥胖箭虫、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双生水母、中华假磷虾、球形侧腕水母、百陶箭虫、拿卡箭虫、太平洋纺锤水蚤、真刺拟哲水蚤。

我市海区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25.45g/ m2,低于全省岛屿平均

6

水平,春季高于秋季,以软体动物为主。主要种类有红带织纹螺等24种。

临海市沿海有潮间带生物共7大类105种,其中软体类54种,甲壳类22种,藻类12种,多毛类7种,腔肠类4种,棘皮类2种,其它4种;其中经种有泥螺、棒槌螺、疣荔枝螺、齿纹蜒螺、青蚶、薄片镜蛤、条蚊隔贻贝、龟足、锯缘青蟹、藤壶、羊栖菜、沙蚕、弹涂鱼等。

据不完全统计,本市近海海域有游泳生物107种,其中鱼类66种、甲壳类31种、软体类6种、其它4种。分洄游性、近岸性、河口性、底栖、岛礁性各种生态类型。生物数量较大的有毛虾、龙头鱼、七星鱼、小公鱼、带鱼、黄鲫等。 二、淡水资源

临海市淡水水域中浮游植物数量的组成以硅藻、绿藻为主,其次是兰藻或隐藻。生物量的组成主要也是硅藻、绿藻,其次是裸藻或隐藻。淡水水域中浮游动物数量的种类组成以原生动物为主,占总数的90%以上。生物量的种类组成则反之,以原生动物为最少,池塘以枝角类、无节幼体为主,外荡以轮虫、枝角类为主。

底栖动物以腹足类田螺科的湖螺、瓣鳃类的黄蚬为主,还有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共30多种。临海市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拉斯(1971)分类系统,全市鱼类有110种(属),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分属六个总目,13个目,28个科。鱼类中有70余种(属)是经济鱼类,隶属于鳗鲡、鲤、鲶、合鳃和鲈形5个目的9个科。

7

临海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

趋势,涂面不断向海延伸。潮间带滩涂沉积速率1.5-2.0厘米/年,浅海约1.0厘米/年。因此,开发前景看好,利于围涂造地。同时,我市潮间带海涂中约有21.8平方千米的滩涂(占总面积的17.7%)属于粉砂性底质,不宜直接开展滩涂养殖,需创造条件,围垦后利用。临海市海域面积广阔,以东矶列岛为主,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是我市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和潜力所在,也是我市渔业新的经济增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z79d5yo6r2r4yi9c8hj79c964hjzq00lf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