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 三年来在市、 区论文比赛中有 30 人获得奖励。 通过写论文既传播了工程 实施经验, 又鼓励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 严格达标 程序, 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为了确保工程 扎实有效地长期开展, 校工程 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对达标教师的认定工作。
我们一直认为, 把好达标教师 认定关, 是提高工程 可信度, 保证工程 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因此, 我们在每次达标教师 的认定过程中, 都严格遵照区市有关文件要求, 先教研组, 后学校, 层层把关, 各负其责坚持从源头上堵绝徇私舞弊行为,对于可过不可过的教师坚决不予达标认定。
经过严格验收, 目前我校已 85 名一线教师分两批达标, 取得自治区统一颁发的达标教师 证书。
对未达标教师, 各学校普遍采取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通过不断地听课、 评课活动, 促使其限期达标。
二、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 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 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优化、 质量的提高, 最重要的标志是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 与自身相比, 与优秀课的标准相比, 不断地有所进步, 有所提高。
因此, 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还必须提
---------------------------------------------------------------最新资料推荐------------------------------------------------------
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以此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 认真落实和做好。 教师的教学技能, 一方面是通过教师参与教学实践, 通过教学经验积累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目的研究和培训才能获得的。
对于我校教师来说, 要使他们不断突破 自我 , 不断提高, 尤其重要。
因此, 我们主要是结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 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地开展, 我们加强学科组、 集备组的建设, 坚持每周一研制和每日一备制 , 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承担教研组、 集备组组长之职。
各教研组、 集备组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 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 内容、 组织保障、 检查督促四落实, 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入教研组、 集备组参与活动。
各研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任务、 特点及要求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由此, 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自发走向自觉, 由无序走向有序。
2. 搭建多层交流的平台 在校本研究中, 我们注重教师的自觉参与, 以此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7 / 19
校本教研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研培训方式---教师论坛, 这种形式的交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我们每学期都要有这样的活动, 如:
《走进新课程》 课改教师论坛, 参加的教师全部为课改年级教师, 他们从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体验学习的乐趣; 拓宽学习领域,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等方面畅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遇收获, 台上台下互动, 气氛热烈, 大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如何对所有学生实施评价,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的困惑,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开展了《多一把尺子, 多一批好学生》 的课改大家谈 栏目, 大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 探讨了如何更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建立多元主体, 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通过研讨, 大家收益非浅, 对如何更好的操作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我说我的故事》 也是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 大家讲自己教学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 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同时将自己的成功体验或失败的教训、 教学中的困惑等等也一起展示给大家, 通过大家一起沟通, 研讨, 解决问题, 提高认识, 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动有实效, 受到教研室的肯定, 。
以上这些研究活动, 同时也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资源,改变了
---------------------------------------------------------------最新资料推荐------------------------------------------------------
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 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 运用情感体验、 互动式研讨、 反思总结等多种研究方式, 吸引。
3. 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为了营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 我们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 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 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 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 热情鼓励他们参加在职进修, 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路课, 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 追求不断的提高, 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先进的教学艺术, 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 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同时, 通过其以身示范、 典型引路, 引导教师先模仿,后创新, 鼓励教师人人成为新小的惟一 , 积极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因此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 能够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每学期内每位教师都要在组内上一节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公开课。
课后各组进行认真说课与评课, 大家通过交流与沟通, 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积累经验, 弥补不足, 重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付诸于实践。
在每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上, 每个教研组还要推荐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内交流。
9 / 19
各组所推荐校内公开课都是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 反复试讲, 不断更新, 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 更加突出体现学习方式改变,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课。
我们还曾组织了这样的个案研究, 请课改年级的教师作展示课, 有意识把这几节典型的有代表性课展示在大家面前, 教师们听后然在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 解剖麻雀 , 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 然后, 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 发现其闪光之处, 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 找出其中不足, 引起为戒。
教师参与面广、 所讨论问题比较广泛、 深入, 这是其他研讨形式无法望其项背的。
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课改实践的重要内容, 如何形成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 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 我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我们不仅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 还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协作片的研讨活动及县内的各学科的研讨活动。
我们认为, 只有在不断引进、 相互启迪、 相互借鉴、 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 反思不足, 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我们选出来参加县的优质课多节, 这些课都是在教研组教师反复研讨试讲过程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