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 条件 原料 产物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线粒体 有光、无光均可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变化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十一、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植被覆盖率低;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1984年、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年1月20日执行《退耕还林条例》。我国植树节:每年3月12日
4、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十二、实验探究
1、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第3页 共5页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3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如图11甲所示。
(4)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问题: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 ___,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A、B、C中,除了A与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 ,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继续发育形成了幼苗(如图11乙)。请写出图乙中①②③各部位分别来自大豆胚的哪些组成部分。 ① ;② ;③ 。
答案:(1)光 光 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 (2)A与C 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
3)①胚芽 ②子叶 ③胚根
2、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___?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和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
(填“没有”或“有”)影响。
答案:(1)温度 (2)A C (3)空气(或氧气) (4)光照
没有
9.(6分)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
第4页 共5页
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5)图中的①和②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____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请据图回答: 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1)图中【A】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1)叶(叶片) (2)①二氧化碳(C02)②氧气(02) (3)B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 (4)B (5)气孔、筛管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 5、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 答有关问题:(10分) 答案:(1)叶绿体 (2)水 二氧化碳 (3)淀粉 氧气 (4) (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叶 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 ,3、左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C为 。 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请回答下列问题: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全品中考(1)甲处 蓝(填“变”或“不变”),原因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是 。
(2)乙处 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
(3)丙处 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
(4)此实验中的两组对照分别是 和 。
答案:(1)不变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2)不变 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3)变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4)甲丙 乙丙 4、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请根据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请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① ② 。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有光无光均可 B.有光
第4页 共5页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 种生理作用。
答案:(1)二氧化碳 有机物(2)蒸腾 水蒸气(3)3 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
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是 ,然后将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是 。
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是 。 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 (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是 ,这一现象可以说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明 的 ,水分是通过 。 叶片上的 散失的。 (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答案:(1)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乙 二氧化碳 (2)黑暗 光是 ,这说合作用(3)蒸腾作用 气孔 明 7、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 。 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 密封好,目的是 。
第5页 共5页
答案:(1)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 (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答案:(1)对照实验 光(2)观察种子的结构(测定种子的成分)的蒸发(只答一项不得分) (3)铝箔遮盖的部位不变色,其余淀粉遇碘变蓝 (3)已有的知识或经验 (4)叶绿素 将植物放在部分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光 (4)乙叶片不变色,丙叶暗处一昼夜 片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防止二氧化碳进入瓶中
8、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甲:绿叶在阳光下制造的有机物究竟是不是淀粉,可用碘液来检验。 乙:关键是实验方法的设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这样在一片叶子上就形成了对照。 丙:我猜测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而不见光部分应该不变色。
丁:我认为想要看到清晰的结果不仅要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还是将叶片中的号绿素去除。
(1)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之为 ,实验的变量是 。 (2)甲同学提出的检验方法,应该是受“ ”实验的启发,利用了 的特性。
(3)丙同学是对实验结果的猜测,猜测或假设一般是根据 作出的。
(4)丁同学的观点是消除叶中原有淀粉和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消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 。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