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07-08学年下学期市直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08-07-10 09:45:10| 分类: 教坛杂俎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依从“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回归语文教材”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紧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且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紧密结合,在总体方向上与发展趋势保持平衡,而在坚持与去年题型基本相似的基础上,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继续又并有创新和发展。“稳中有变,稳中求新”,有着自身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关于试题的评价 (一)试题结构与赋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二)试卷特点 题型 基础知识 社科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鉴赏、识记 现代文阅读 语言表达与运用 写作 赋分 15分 9分 12分 24分 21分 9 60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关注课改。 试题的模块设计与课改对应,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写作三大块,突出了模块教学特点,突显了新课程的要求。

2.注重积累。 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卷首先突出对语文的积累的要求。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中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开阔视野,增强文化意识,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激活能力。 试题注重将课内知识积累和课外能力的迁移结合起来。检测范围为高中语文第1、2 册,考题基本兼顾了两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同时注意对能力方面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认真读书与认真听课的意义,对转变语文学习的不良习惯有较大作用。如默写8分、基础知识15分等均考查文本内容。文言文阅读、翻译体现了考题在课外,知识点在课内的特点。而且通过“一句话概括”的题型来检测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诗歌鉴赏题是考查两首唐朝绝句对比阅读,选材范围扩大了。尤其是其第(2)小题,简要分析两首诗歌在“虚”“实”手法运用的特色。 思辨色彩浓郁,且设题巧妙。答案开放度大,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考生对诗歌的分析评价有更大的空间。

4. 回归语文本位,倡导关注生活 试卷注重回归教材。试题几乎都可以用教材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试题恰当地选用了课本中的语料。字音字形辨析题、词语熟语选用题所选字词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切合《考纲》“常见、常用”的要求。课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等考点的试题,大都能凭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熟练掌握而准确解答出来。另外,现代文大阅读的多项选择题也延续往年与教材课文内容结合考查的做法,今年的选文为小说《香雪》。

除了与课本的联系更加紧密之外,试卷更有意识导向关注生活。试卷在选材方面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生物、文化、体育、环保、教育、家庭等多个知识领域,信息含量大,对于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具有积极作用。

如三篇阅读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诗歌鉴赏由往年的一首变为两首诗歌的阅读。第21题汶川地震,作文“用观察的眼光,发现你我身边的文明细节……”这些都在引导语文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关注生活、开阔视野,积极开发语文资源,使语文立足课堂而走出课堂,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总之,这种回归教材、导向关注生活的试题,做到了融文学性与现实性、知识性与人文性于一体,既有助于进一步感悟语文学科教与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检测功能,有益于学生考出好成绩,有利于鼓舞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还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是一份受到普遍肯定的试题。

二、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分析在市直属中学的赣一中、赣三中,赣四中和师院附中里头随机抽取了6个考场共239名考生的试卷进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如下:

1.成绩分析 表一:总体得分情况 高分 分 最低分 平均率 优秀率 64.85122 33 94.11 0 % 表二:各分数段人数情况 范围 人数 占百分35.15% 比 42.68% 21.76% 0.42% 0.00% 0-89 84 90-105 102 106-120 52 121-135 1 136-150 0 % 及格不及格率 35.150.63 难度值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表三:各小题得分情况 小题号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表四:各大题得分情况 分题次 数比率 三 一二四 五 六 七 3 3 3 3 3 3 10 8 6 4 5 分值 分 2 2.15 1.69 1.87 1.74 2.81 3.49 5.27 3.54 2.86 2.76 平均值 0.67 0.72 0.56 0.62 0.58 0.94 0.35 0.66 0.59 0.72 0.55 难度号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3 3 3 3 3 3 6 5 6 4 60 小题分值 分 1.51 1.54 2.62 0.74 1.88 1.13 3.95 2.17 3.33 1.54 43.5 平均值 0.50 0.51 0.87 0.25 0.63 0.38 0.66 0.43 0.56 0.39 0.73 难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项目 满分值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不及格率 难度值 2.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选择题阅卷看,做得好的是文言文整体阅读,满分的学生有但不多,30分以上的学生有不少。答题较差的是基础题,第5小题(辨析病句)大部分学生丢分;社科文阅读没有注意从文中寻找对应的句子,所以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特别是第8题错得较多;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辨析,大多数学生不解“引”的意义,可能复习时未细读课文注释,平时基础不扎实,能力不足所致;整体阅读第12题丢分多。选择题得分低的仅为3-6分,甚至有部分学生得零分,估计是时间不够,复习也不全面、透彻,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文言翻译的得分也不够理想,学生字字落实的翻译习惯尚未形成。 诗歌鉴赏题考察学生对诗歌得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分值为6分。题目难易度适中,绝大部分考试能找出王诗中最能体现离愁得字,并做简要分析,也能阐述两诗在虚实结合中得各自特点。但考试在答题时也存在以下不足:答题技巧欠缺,阐述不够充实,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例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很有特色”生搬硬套术语,以读后感代替鉴赏分析,混淆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答非所问,今后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加强指导。 36 21.69 4.6 46.03 53.97 0.6 24 12.72 2.09 45.19 54.81 0.53 21 11.9 2.51 53.56 46.44 0.57 9 4.3 3.77 43.93 56.07 0.48 60 43.5 0.04 100 0 0.73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07-08学年下学期市直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008-07-1009:45:10|分类:教坛杂俎|字号大中小订阅本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依从“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回归语文教材”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yzg65uw6x0vngk58yua7wp9920czo00zv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