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前 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人心脏病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在近年临床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这一领域的治疗决策、治疗方案、特殊患者处理、围术期药物治疗、二级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在2009年中国PCI指南基础上,参考2010年和2011年新近发布的国际相关指南。择其更新的重要学术内容,达成共识,编写了中国PCI指南2012简本。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I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危险评分和风险分层
危险评分和危险分层用于预测心肌血运重建手术死亡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而为选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手段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模型的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 EuroSCORE):用于预测外科手术死亡率,最近有人将其用于PCI或外科手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预测。主要应用于血运重建的风险评估及策略选择。 2.SYNTAX评分系统:是PCI人群术后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不适用于CABG术后MACE的预测。可通过确定PCI术后高风险人群从而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策略。
3.美国国家心血管注册数据库风险评分体系( NCDRCathPCI):已得到了接受PCI患者的验证,仅用于PCI患者的风险评价。
4.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评分( STS)及年龄一肌酐一射血分数( ACEF)评分:已经过外科手术患者。
心脏团队讨论决策
建议由心血管内科、心脏介入和心外科医生组成心脏团队,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对复杂病变患者共同制定心肌血运重建策略,给患者提供最佳治疗选择。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是内、外科分设分治,尚未形成团队,对这类医院,建议实施“心内科与心外科联合会诊”,对复杂3支或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制定适宜的血运重建治疗方案。应清楚告知患者血运重建的临床获益、短期和长期风险以及两种血运重建策略的利弊,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做出选择,要充分尊重患者意愿。未设置心脏外科的医疗机构或心脏外科医生不能及时参加联合会诊,应经心血管内科专业3名或以上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会诊后决定治疗策略。
术前诊断和影像学检查
运动试验和心脏影像学可用于协助确诊冠心病、评估稳定性冠心病的缺血情况、对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帮助选择治疗策略及评价治疗效果。
稳定性冠心病的血运重建治疗
具有下列特征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可以改善预后:左主干病变直径狭窄>50%(I A);前降支近段狭窄≥70%(IA);伴左心室功能减低的2支或3支病变(IB);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核素等检测方法证实缺血面积大于左心室面积的10%,IB)。非前降支近段的单支病变,且缺血面积小于左心室面积10%者,则对预后改善无助(ⅢA)。
具有下列特征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可以改善症状:任何血管狭窄≥70%伴心绞痛,且优化药物治疗无效者(I A);有呼吸困难或慢性心力衰竭( CHF),且缺血面积大于左心室的10 010,或存活心肌的供血由狭窄≥70010的罪犯血管提供者(Ⅱa B)。优化药物治疗下无明显限制性缺血症状者则对改善症状无助(ⅢC)。
对于病变既适于PCI又适于CABG而预期外科手术死亡率低的患者,可以采用SYNTAX积分帮助制定治疗决策。
非ST段抬高型ACS( NSTE-ACS)的血运重建治疗
对NSTE-ACS患者应当进行危险分层,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是否行早期血运重建治疗。推荐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GRACE)危险评分作为危险分层的首选评分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若显示适合PCI,应根据冠状动脉影像特点和心电图来识别罪犯血管并实施介入治疗;若显示为多支血管病变且难以判断罪犯血管,最好行血流储备分数检测以决定治疗策略。建议根据GRACE评分是否>140及高危因素的多少,作为选择紧急(<2 h)、早期(<24 h)以及延迟(72 h内)有创治疗策略的依据。
需要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缺血症状。(2)自发的ST段动态演变(压低>0.1 mV或短暂抬高)。(3)前壁导联V2~V4深的ST段压低,提示后壁透壁性缺血。(4)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5)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血运重建治疗
对STEMI的再灌注策略主要建议如下:建立院前诊断和转送网络,将患者快速转至可行直接PCI的中心(IA),若患者被送到有急诊PCI设施但缺乏足够有资质医生的医疗机构,也可考虑上级医院的医生(事先已建立好固定联系者)迅速到该医疗机构进行直接PCI(Ⅱb C);急诊PCI中心须建立每天24 h、每周7天的应急系统,并能在接诊90 min内开始直接PCI(I B);如无直接PCI条件,患者无溶栓禁忌者应尽快溶栓治疗,并考虑给予全量溶栓剂(Ⅱa A)除心原性休克外,PCI(直接、补救或溶栓后)应仅限于开通罪犯病变(Ⅱa B);在可行直接PCI的中心,应避免将患者在急诊科或监护病房进行不必要的转运(ⅢA);对无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应避免常规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ⅢB)。
心原性休克:对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也不论是否曾溶栓治疗,均应紧急冠状动脉造影,若病变适宜,立即直接PCI(I B),建议处理所有主要血管的严重病变,达到完全血管重建;药物治疗后血液动力学不能迅速稳定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IB)。
特殊人群血运重建治疗
1.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无论接受何种血运重建治疗,预后都较非糖尿病患者差,再狭窄率也高。对于STEMI患者,在推荐时间期限内PCI优于溶栓(I A);对于稳定的、缺血范围大的冠心病患者,建议行血运重建以增加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生存率(IA);使用药物洗脱支架( DES)以减少再狭窄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IA);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PCI术后应密切监测肾功能(IC);缺血范围大者适合于行CABG(特别是多支病变),如果患者手术风险评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推荐行CA8G而不是PCf(hra B);对已翘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行PCI,应在术前停用二甲双胍(Ⅱb C),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术后复查发现肾功能有损害者,亦应停用二甲双胍;不建议对血运重建的糖尿病患者静脉应用极化液(ⅢB)。
2.慢性肾病: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增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者。若适应证选择正确,心肌血运重建可以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存率。建议术前应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患者的肾功能(轻度肾功能不全:60ml.min-1.1.73 m-2≤eGFR<90 ml.min_1.1.73m-2;中度肾功能不全:30 ml.min-1.1.73 m-2≤eGFR<60 ml.min-1.1.73 m-2;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1.1.73 m-2)。对于轻、中度慢性肾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可以耐受CABG的患者,建议首选CABG(Ⅱa B);若实施PCI应评估对比剂加重肾损害的风险,术中尽量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且考虑应用DES,而不推荐用裸金属支架(BMS,Ⅱb C)。
为预防对比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者应在PCI围术期采取预防措施。
3.合并CHF:冠心病是CHF的主要原因。合并CHF者行血运重建的围术期死亡风险增加50%~30%。对于CHF合并心绞痛的患者,推荐CABG应用于明显的左主干狭窄、左主干等同病变(前降支和回旋支的近段狭窄)以及前降支近段狭窄合并2或3支血管病变患者(I B)。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60 ml/m2和前降支供血区域存在疤痕的患者可考虑行CABG,必要时行左心室重建术(Ⅱb B)。如冠状动脉解剖适合,预计CABG围术期死亡率较高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