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2019年文档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营养,更是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木板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为例,探讨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五色观”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一、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和“五色观”的象征意义

(一)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由原始的“单色崇拜”逐渐发展到“五彩彰施”的。《尚书》中曾有记载“五彩彰施与五色,作服”,五色即为赤、黄、青、黑与白。春秋时期的《孙子》一书中有记载“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理论是以《周易》阴阳五行为基础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衍生的五色学说,起源于商代(公元前1600―1100年 )。五色学说是中国色彩理论的基础和中国哲学的代表之一,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产生自然万物之源的五种元素,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可纳入五行的理论系统,阴阳五行在空间方位关系上体现为东、西、

南、北、中五方。音乐的五声、农事的五谷、中医的五脏、五官等等,结合中国人对自己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的认识,并与构成世界的其他要素:季节、五方、五脏、五味、五气中逐渐发展而来的。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加上赤、黄、青三所形成的“五色观”,构成了中国民间美术多彩的世界(如图1所示)。

(二)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五色观”的象征意义

在以《周易》、阴阳五行为基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下,色彩被纳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形成色彩的青、白、赤、黑、黄五色。五色的色彩体系与图腾化神抵相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央黄色;与人格化神抵相合即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玄帝、中央黄帝。由此,色彩化生出五方正色、五方间色,有了高下等级的划分和特殊的象征意义,有的颜色还有严格的使用禁忌。民间色彩的使用不再是人的本性对颜色的快感诉求,而更多地蕴含着某些象征性的意味,如民间社火的脸谱色调,显现出明确的概念化符号特点;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绿为草莽、蓝为妖邪、金银为神仙佛道等(详见表1)。 二、 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学的关系

(一) 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学上具有相似性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色彩体系,蕴涵着悠久的文明,广为现代设计界所借鉴吸收。原始色彩的单一性,在东西方色彩艺术中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古代中国,人们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从复杂的色彩中归结为五种基本色彩――赤、黄、青、黑和白。从周代开始,他们把赤、黄、青三色称为彩(即现在的有彩色系?妖,将黑与白称为色(即现在的无彩色系),这五种色彩列为正色。除正色以外,其它的颜色都称为间色。《辞源》中记载“(五色)谓青、黄、赤、白、黑也。――古盖以此五者为主要之色。”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已经逐步掌握了配色的基本原理(详见图2)。

公元1500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Leonardo?da Vincl,1452-1519),他认为?押“黄、绿、兰、红四种色和白色及黑色是基本色彩。其它颜色都可以从六种基本色调合出来。”公元1666年,著名科学家牛顿(Issac?Newton,1642-1727)发现了红、橙、黄、绿、青、兰、紫七色光谱。十九世纪,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扬?托马斯(Thomas?Young)发展了三元色原理,他于1802年指出?押红、黄、兰是三元色。古代中国的“赤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2019年文档资料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营养,更是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木板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为例,探讨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五色观”与现代设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ysit76awt5uqa87qzsz8c83h0epna0169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