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 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 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2.“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有关材料中的赋税制度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C.改变了征收赋税依据 D.基本上废除了人丁税
3.宋朝高斯德有诗云:“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大东”。材料说明,宋朝
A.蚕桑业被大商人所操纵 B.蚕桑业受价值规律支配 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D.丝织业不再由政府管理
4.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
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 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 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 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
5.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反映了明朝乡村救济
A.救济方式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 C.保障了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D.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6.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
1 / 1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 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 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7.唐中后期,官府在雇佣工匠比较普遍的情况下,仍规定“巧手供内”者不在“纳资”的范围之内。这一规定意在
A.抑制商业经济的发展 B.垄断手工业生产市场 C.保证官府作坊的优势 D.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8.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
考古发现 1998年以来,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陆续发现铁斧、铁凿、铁削等多种铁器。迄今蒲江县境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 历史文献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善于冶铁的赵国之卓氏,山东之程郑俱来到川西之临邛(今邛崃、蒲江地区)。”汉武帝时,推行桑弘羊制定的盐铁官营政策。临邛冶炼业,设立铁官管理。 2017年6月到9月初,蒲江县铁溪村附近文物抢救性发掘30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铁炉、炒钢炉、燃烧窑、房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临邛县,有铁官。” 《宋史·志》“地理”记载:“邛州,监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组成。一:惠民,铸铁钱。”“食货”:“全国铁根据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位于宋代地层之上,遗址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 A.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 B.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 C.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 D.蒲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 9.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10.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
钱三监,其一邛州,日惠民。” 2 / 1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A.罢行盐铁官营 B.实施重农抑高 C.抑末利重仁义 D.注重勤检节约
11.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的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有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 B.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C.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 D.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 12.《五代会要》记载长兴二年(930年)洛阳城内规划:“如是临街堪盖店处田地,每一间破明间七椽,其每间地价,亦委河南府估价准前收买。”这说明洛阳城 A.城市职能发生巨变 B.严格执行市坊分开政策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政府不断创新税收形式
13.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引用宋人庄绰《鸡肋编》中的“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的史料,得出宋代出现“燃料革命”的结论,并以此为据,认为宋代处于资本主义的起点。这一研究
A.为中国学者研究宋史提供新的史料 B.可以说明宋代若干进步的经济现象 C.引用了确切的史料但结论有待考证 D.构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14.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民众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潮流 C.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 15. 表1 宋代明州鄞县酒坊
乡名 酒坊名 数量 阳堂 韩奥、天童、东吴、下水、屯棣、大嵩、富浦 7 翔凤 盐场、管江、上水、韩岭、隐学、单步、平水 7 手界 青山、张村、邓桥、郑湾 丰乐 道陈、横溪、张濠、板弄 4 4 鄞堂 甲村、鄞堂、石支、善训、新塘、大狄、茆山 7 总计 29 3 / 1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表1素材可以用来论证宋代
A.农村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市坊界限已经彻底打破 C.酿酒业已成为主要行业 D.政府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16.南宋陈耆卿曾说:“古有四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反映了陈耆卿主张
A.农本商末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四民皆本
17.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18.1566年后,明穆宗、明神宗及其辅政大臣都主张实行比较灵活的政策,先后开放海禁。有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繁荣,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这表明
A.明王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海禁是倭寇猖獗的原因之一 D.倭患解除促使海禁政策瓦解 19.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 B.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 C.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 D.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 20.1684 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 D.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私营手工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
4 / 1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的民窑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据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李龙潜《明清经济史》等
材料二 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国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明清》
(1)根据材料一,概括并说明汉代到清朝私营手工业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章 节 第1章 主要内容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第2~6章 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第7~9章 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第11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上表为李伯重所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从其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