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明清瓷器十大名杯鉴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明清瓷器十大名杯——鉴赏

杯是用来盛水、茶、酒等液体的器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明清时期虽然杯的材质多样,但人们最钟爱、最常用的还是瓷杯。因此,对瓷杯的造型、纹饰和生产工艺也格外考究,由此产生了被人们称道的十大名杯。一、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杯高4.9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3.9厘米。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纹饰安排主次分明,布局简洁,青花色泽深翠。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花心内,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赏心悦目,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

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明万历时期仿制。此种品质精良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完整的仅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4件。二、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造型玲珑奇秀,胎质细润晶莹,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成化瓷器特别讲究线条美。这对成化斗彩三秋杯高4.3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2.6厘米,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透过自然光可以清晰地看到杯外壁所绘的图案。但见杯上淡雅的青料描绘出两组山石花草,一边为野菊花,一边为山栀子花,平涂的青花山石没有表现过多繁复的皴法,因为成化时期的青花料是国产的平等青,故而蓝色的青料中透出淡淡的紫艳与一丝宁静的灰;栀子、雏菊、兰草从山石间隙长出,栀子花枝用铁红彩点缀碎碎的几点果实,与灰蓝色的山石形成反差,显得格外清新,错落有致。蝴蝶在蹁跹,蜜蜂在劳作,动静结合,栩栩如生,一派乡居野景,跃然盅上。“三秋”本指秋天中的三个月份,这三个月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有怀揣来年的希望。忙碌田间,螽斯薨薨,喜蝶翩翩。此杯纹饰线条简练,彩料凝重素雅,宛如一幅闲适悠哉的野景,充满大自然

的气息和生活本有的情趣。三秋杯之所以名贵,不仅因为存世量稀少,更是由于蝴蝶翅膀上所用的紫色彩料。这种色如铁赤,干涩无光趋近于紫、褐相间的色调就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姹紫”。 当时的工匠不知道用了何种配方的釉料,使得这种紫褐无光的色泽成为后世数朝无法仿效的特点,时至今日这种紫色彩料也是难以掌握的工艺难点,而成为鉴定成化斗彩瓷器的一大特点。“姹紫无光确为真”——这是孙老当年结合实际鉴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3.4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3厘米。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

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四、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口径5.6厘米,足径2.6厘米。造型小巧玲珑,胎质细腻,色彩鲜艳,制作精致。杯壁上的折枝葡萄纹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画意生动,用彩适宜。它以红彩为枝,红中闪紫,表现得粗壮有力。绿彩为叶,绿油油的叶子,透现出叶茎。黄彩为蔓,娇嫩的蔓须似正在生长。紫彩为实,正如熟透了的紫葡萄悬挂在枝上一样。这些色彩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原物的本色。值得一提的是成化斗彩中独具一格的姹紫,在这对器物上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成化所用紫色是金属锰的呈色,根据科学断定,如果呈色用量超过饱和,则烧成后的色彩就失去光泽。为了弥补画面中这种无光紫色的美中不足,在适当部位略施亮釉,那蓝紫交相辉映的光泽更好地体现了葡萄成熟时的质感,也创造了这种绝无仅有的一品之紫。姹紫并非“姹紫嫣红”,它的来源是“差紫”,本是形容“差强人意”之色。孙瀛洲先生对‘姹(差)紫’有这样的描述:‘它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所以称为差紫,可

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著名瓷器研究大师耿宝昌先生则对其论述是:“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过去有人对此色不甚了解,每清洗便误认为是污垢面刮削,损及彩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所有后仿者均望尘莫及。”成化斗彩的造型很多,但并非每一件器物上都有姹紫,这也是鉴定成化斗彩瓷器的一大特征,然而含有姹紫色的成化瓷器少之又少。五、明嘉靖青花灵芝纹金钟杯嘉靖青花灵芝纹金钟杯因杯的造型类似于仰鈡而得名,杯高4.3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2.2厘米,微微撇口,圈足,底书”大明嘉靖年制“款识。该杯没有前三种杯名气大,但翻阅一些历史文献和资料,竟描述此杯:“精巧与成窑杯媲美,后人难求。“ 可见,该杯在晚明和清代还是很有名气的,是明代晚期100多年时间里唯一可以称之为的名品。该杯胎体厚薄与成化斗彩小杯类似,迎光透视呈牙白色。釉质清澈,釉面如玉,釉光温润柔和。杯外壁绘灵芝纹,杯内壁无纹饰,杯外壁纹饰青花料为淡雅的平等青,绘画采用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典型的“双勾平涂”画法,极为精细考究。观赏此杯,很难想象明代晚期能出这样的精品。现代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想象,只有盛世时才能出名品。其实历史是复杂的,正象不景气的年代也能出大艺术家一样,不是盛世的年代也能出顶级艺术品。六、清代康熙青花饮中八仙图杯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展出的青

中国明清瓷器十大名杯鉴赏

中国明清瓷器十大名杯——鉴赏杯是用来盛水、茶、酒等液体的器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明清时期虽然杯的材质多样,但人们最钟爱、最常用的还是瓷杯。因此,对瓷杯的造型、纹饰和生产工艺也格外考究,由此产生了被人们称道的十大名杯。一、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杯高4.9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3.9厘米。杯体如小碗状,口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yk6e4f4tx9bpag891bi6tck19hpxv003h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