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提升两翼发展水平
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南翼,尽快提升两翼的发展水平。立足区内外统筹发展,北翼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对接,突出新型临港先进制造业发展和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南翼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突出沿海产业集聚区与滨海新城建设,引导海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成为东南沿海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推进两翼发展过程中,根据各海域的自然条件和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区内各重要海域的基本功能。
专栏二:重要海域基本功能 杭州湾海域。协调好围填海与河口海域防洪管理的关系,建立统一的海域管理体制,形成滨海旅游、湿地保护、临港工业等基本功能。 宁波—舟山近岸海域。着重加强岸线资源的统筹规划,适度控制工业占用深水岸线和后方腹地,形成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基本功能。 岱山—嵊泗海域。加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深水岸线资源统筹,保护与恢复重要经济鱼虾蟹类产卵繁殖场所和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加强深水岸线等资源有序开发,形成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港口物流等基本功能。 象山港海域。严格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加强湿地保护,合理布局涉海产业,形成生态保护等基本功能。
12
三门湾海域。控制围填海规模,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形成滨海旅游、湿地保护、生态型临港工业等基本功能。 台州湾海域。加强医药化工业污染综合整治与预防,科学有序推进滩涂围垦,形成临港工业、港口运输等基本功能。 乐清湾海域。加强滩涂湿地保护,科学论证和利用围垦用地,形成湿地保护、滨海旅游、临港工业等基本功能。 瓯江口及洞头列岛海域。协调好河口综合整治、瓯飞滩等围填海造地和港口建设,加强滨海湿地、珍稀动植物和海岛地貌保护,推进形成港口运输、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基本功能。 南麂、北麂列岛海域。加强海洋、海岛生态和独特地貌保护,集中形成生态保护、滨海旅游等基本功能。 第三节 做强三大都市圈
加强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海洋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开发由浅海向深海延伸、由单一向综合转变、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活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的重要区域。
专栏三: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建设导向 杭州都市圈。发挥在海洋工程、海水利用、深海勘探等领域的科教优势,做强海洋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对海洋综合开发的科技、人才、教育、金融、信息、设计等支撑能力。
13
宁波都市圈。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和国际现代港口城市建设,做强港口物流、口岸贸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增强对国家战略物资储运保障、东海油气开发和海洋科教研发的服务能力。 温州都市圈。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先行创新,推进温州枢纽港、滨海重点开发区块建设和临港先进制造业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 第四节 重点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区
在整合提升现有沿海和海岛产业园区基础上,坚持产业培育与城市新区建设并重,重点建设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等九大产业集聚区。与产业集聚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保障合理建设用地用海需求,提高产业集聚规模和水平,使其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新区培育的主要载体。
专栏四:九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导向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突出空港经济和现代产业特色,重点发展海水淡化装置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杭州城西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突出科研创新特色,重点发展海洋工程产业、高技术产业和休闲旅游业。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突出海洋新兴产业特色,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洋现代服务业。 宁波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以国家保税港区和梅山新城为依托,重 14
点发展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和增值加工产业。 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突出海洋经济特色,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海洋科技、滨海旅游、临港工业和现代渔业。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突出民营经济特色,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港口物流业。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突出循环经济特色,重点发展资源再生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生态农业。 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突出国际商务和科技创新特色,重点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物联网产业研发制造,建设科研孵化基地。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突出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第五节 合理开发利用重要海岛
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推进舟山本岛、岱山、泗礁、玉环、洞头、梅山、六横、金塘、衢山、朱家尖、洋山、南田、头门、大陈、大小门、南麂等重要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根据各海岛的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海岛及周边海域资源,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综合开发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海洋旅游岛、海洋科教岛、现代渔业岛、清洁能源岛、海洋生态岛等,发展成为我国海岛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
大力增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对全省和周边省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加快建设海运、铁路、公路、内河运输等综合交通网络,完善海陆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和大通关、直
15
通关服务体系,推进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海洋产业向内陆拓展,积极促进示范区与湖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内陆地区的联动协调发展。
专栏五:八大类重要海岛开发利用导向 综合开发岛。陆域面积大、城镇依托好,开发利用较为综合的海岛,包括舟山本岛和玉环、岱山、洞头、泗礁、六横、大洋山、灵昆等岛。 港口物流岛。具有优越区位条件、深水岸线和一定陆域空间,以港口物流功能为主的海岛,包括梅山、金塘、小洋山、册子、头门、上大陈等岛。 临港工业岛。具有较好建港条件和较大腹地空间,适合临港工业发展的海岛,包括大榭、衢山、大长涂、小门等岛。 滨海旅游岛。具有优美自然景观、良好生态环境等旅游资源的海岛,包括普陀山、朱家尖、桃花、登步、檀头山、下大陈、半屏等岛。 现代渔业岛。具有良好海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丰富,以现代渔业为主功能的海岛,包括东门、枸杞、大黄龙、嵊山、鹿西、扩塘山、鸡山等岛。 清洁能源岛。具有优越的风能、海洋能等能源资源,具备良好基础设施接入条件的海岛,包括南田、高塘、大鱼山、北关等岛。 海洋科教岛。海岛或其附近海域具有较高科研价值,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所在海岛,包括长峙、摘箬山等岛。 海洋生态岛。具有较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海岛,包括大五峙、韭山、渔山、黄兴、南麂、铜盘山、披山等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