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①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①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①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五、计算题(共1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
22.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其中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氯化钠在水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据此结合反应的产物来完成解答即可。A项,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值大于7,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要发生改变,错误;B项,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它们的反应实际上就是氢氧根离子
+-
和氢离子的反应,所以该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正确;C项,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
应的实质可以知道,它们的反应实际上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反应,所以反应前后,H和OH-
的数目一定改变,错误;D项,反应中生成了水,所以反应前后水分子的数目要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故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会先有红色,至恰好反应到过量时溶液会变成无色,pH会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 3.【答案】C
【解析】A项,硫酸显酸性,会腐蚀橡皮塞,使橡皮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易打开,错误;B项,碳酸钠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错误;C项,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但是瓶塞是橡胶的,正确;D项,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错误。 4.【答案】D
【解析】A项,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应从0开始,错误;B项,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不能从0开始,错误;C项,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从0开始,错误;D项,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B项,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D项,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跟水反应。 6.【答案】C
+-
【解析】A项,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反应后溶液中的H和OH没有剩余,溶液呈中性,正确;
B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C项,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和Cl-和H2O,错误;D项,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正确。故选C。
7.【答案】B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B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其属于盐溶液。 8.【答案】D
【解析】A项,本题考查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镁显碱性,盐酸显酸性,二者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正确;B项,熟石灰显碱性与酸性土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正确;C项,蚊虫分泌物显酸性,肥皂水显碱性,二者为中和反应,正确;D项,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中反应物没有酸和碱,错误。 9.【答案】B
【解析】A项,牛奶的pH小于7,呈酸性,错误;B项,胃酸和苹果汁的pH都小于7,呈酸性,正确;C项,胃液的pH比苹果汁的pH小,故胃液的酸性强,错误;D项,苹果汁成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多饮用苹果汁,错误。 10.【答案】B
【解析】根据pH大于7显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小于7显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可知: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错误;①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正确;①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错误;①胃酸过多可服用含 Al(OH)3或 NaHCO3的药片,正确;故正确的选择①①。 11.【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潮解,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12.【答案】A
【解析】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因为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因此需要碱性物质来中和,在所给选项中,肥皂水的pH>7,呈碱性,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A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故没有白雾,错误;B项,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正确;C项,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常用做干燥剂;但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不能做干燥剂,错误;D项,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而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钡和水,故没有沉淀生成,错误。
15.【答案】A
【解析】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也是利用弱碱中和胃内的盐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也是中和反应的应用。故选A。 16.【答案】(1)左 (2)氯化钠 HCl NaOH+HCl===NaCl+H2O
【解析】利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反应的进行和进行的程度。(1)碱性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故开始时左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溶液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故除酚酞外,溶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有盐酸。
17.【答案】(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 (2)熟石灰 (3)SO2+2H2O+I2===H2SO4+2HI
【解析】(1)正常的雨水因为含有碳酸而显酸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2)酸雨的危害很大,如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调节酸性土壤;(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
18.【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 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盐
(3)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1)氧化铁是红色(或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C既可以和盐酸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应该是一种(可溶性)盐;(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氢氧化钙是强碱,盐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19.【答案】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
(1)OH- 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①酸和碱恰好中和,pH=7,①酸有剩余,pH<7,①碱有
+-
剩余,pH>7;使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H,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OH;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
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Na2CO3溶液可产生CO2进行检验。
20.【答案】实验一:(2)溶液不变色 (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 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不能,因
初中化学人教版本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考试测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