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关于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包括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三个方面。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有关北宋、南宋的事件,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宋元的都市和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所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情。 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事物的认知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度的分析思考和归纳能力。
其次,从心理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 最后,从心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针对我们班的随班就读生,情况分析如下:
他在历史学习中的优势是:他在课堂上的纪律很好,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他基本上掌握了这一课所有的字词;他对历史感兴趣,喜欢听历史小故事。
他在历史学习中的劣势是:由于他的智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注意力容易分散; 分析思考和归纳能力低下。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
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综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将教学重点定为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兴盛,因为该知识点是本课的核心; 【教学难点】
将教学难点定为商业贸易的繁荣,因为该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动图形式),设问:大家说这些图片反应出哪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呢?(宋代)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图片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二、讲授新课
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两分钟)
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在哪三个行业?(学生回答) (一) 农业的发展
关于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先展示一段材料
材料一 五代之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 北方战火频,南方相对安定 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二 宋真宗曾派人送福建运了占城稻种,分给江南等地农民种植,受到农民欢迎。
材料三 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中原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中原地区森林破坏严重,而南方受破坏较小。
材料四:
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做到论从史出。 教师总结
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齐读)
1、社会环境较安定。
2、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大量劳动力。 3、自然环境好,有利于经济发展。 4、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情景再现
接下来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位人物 他是宋代的商人他叫李宗兴,是宋代的一位商人,祖籍是在北方,居住地是临安,他的特长就是非常善于经营管理,爷爷是一位农民,父亲是一位大商人。他家境非常的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他们一家三代的生活变化。他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由于北方长期的战乱,就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了南方,来到了南方之后,虽然他是个农民,但他种植水稻的技术特别高,他经过几年的打拼,已经拥有了一片庄园,成为庄园主。
展示庄园图片 历史剧《庄园一日游》(耕获图)
情景剧:庄园一日游 学生A:我是李宗兴 学生B:爷爷
学生A:我们的庄园真美,在这边有青山环绕,还有小桥流水,整个庄园呈一片繁荣景象
学生B那是因为这里气候好,土壤肥沃 学生A:这是啥呢 (翻车) 学生B:翻车,用来耕田灌溉的 学生A:这在干啥呢(北方)
学生B:耕田,使用牛还有曲辕犁来提高生产效率 学生A:下边的农民呢? 学生B: 插秧
学生A:那为什么这边的农民在插秧,而这边的农民已经收获了呢? 学生B: 因为种植的是占城稻,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的特点 学生A:那这边还有棉花呢?
学生B:是的,棉花的种植已经推广到江南一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