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
一、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自防、自救的技能,降低震灾损失,在群众中应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现将有关地震和减灾的常识介绍如下:
(一) 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
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1
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二)地震的几个概念
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是地震的几个基本感念。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 地方称为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称震中距。震源到震中的距离称震源深度。
按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又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为深源地震。
二、震前异常 (一)震前动物异常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感受器官,它能灵敏地接受到外来的信息。因此,当动物机体受到外界某种刺激时,便产生各种异常反应。地震也会对许多动物造成刺激,使
2
动物在震前出现异常反应。由于地震前兆信号在时间上、空间上、强度上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会使动物异常反应出现新的特征。这就为我们识别地震异常提供了条件。
1、震前动物异常特征
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达几十种之多,常见的有狗、鸡、鼠、鱼、鸟、蛇、猪、牛、羊、马、驴等十多种。其反应特征是:
(1)行为表现为烦躁、恐慌不安、不进食、不进窝等,少数表现为萎靡不振、条件反射暂时消失等。具体表现有:
a、鱼类:出现翻腾、群迁、浮于水面,当鱼头与鱼身平行水面即属地震异常,鱼头向上,鱼身向下的属干扰(缺氧)。昏迷状态,从深水向浅水区和岸边游动,跃出水面等。
b、穴居动物:老鼠,在大震前一至五天,或半个月,白天成群出洞,乱窜乱叫,慌乱搬家,带仔鼠外逃,不怕人,见食物也不大理会等;蛇在大震前几天,在严寒季节能从洞里出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