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施工。
3.1.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提高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3.1.4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监理技术交底,积极配合好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3.1.5现场实验人员在开工前做好原材料资源调查,对于所选用的材料等作好复试和实验工作并做好各项见证取样实验。
3.1.6钢筋、模板的预加工及半成品、构件的订购工作。
3.1.7成立加工定货放样设计组,提前做好加工定货和施工图的放样工作,较复杂的细部节点采取作模型的办法,对于设计中的未尽事宜,加工定货部门提前做出深化设计图,报请设计、业主、监理认可。
3.1.8清除现场障碍物进行场地平整,保证“四通一平”,并对现场周边毗邻的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状况时行检查,做好有关情况记录,制定保护措施,对于业主提供的各种地下管线,作好布置图并予以标识。
3.1.9立平面控制网: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总平面图的要求,进行控制测量,设立场区控制桩位,并做好保护措施。
临设准备(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临3.1.9. 设,提前报有关部门审批。
3.1.10季节性施工准备:冬、雨季及高温天气施工提前做好现场场地及临时设施的施工准备工作,提前按有关方案认真落实各项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
3.1.11加强现场安全保卫系统,建立并完善进出门制度,设置安全生产标牌。 3.1.12加强现场通讯联络:施工时为各相关部门配置无线对讲系统。以随时掌握工程现状,便于生产组织。
3.1.13施工水电:在工地形成网状回路。施工场地排水沿建筑四周做排水沟或坑,排放城市下水管道。进场总线及支线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地埋,动力线与照明线分开,按规程要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2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3.2.1土方工程: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地基验槽
3.2.2基础:施工放线→垫层→基础弹线→绑扎钢筋→支底板侧模→浇灌砼。
3.2.3 主体工程:放线→柱(墙)钢筋绑扎→专业施工→柱(墙)支模→梁底支模→梁钢筋绑扎→梁侧模及板底模板→板下层钢筋绑扎→专业管线铺放→板上层钢筋绑扎→砼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3.2.4 墙面粉刷: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层、中层灰→抹窗台板、踢脚板(或墙裙)→抹面层灰→清理→涂料施工。 3.2.5楼地面:基层处理→ 找规矩→贴灰饼→水泥浆结合层→铺砂浆→抹面压光→洒水养护。
3.2.6屋面防水工程:基层处理→保温层→做灰饼→找平层→找坡层→铺瓦
3.3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
3.3.1测量控制
该工程施工,工程定位放线采用经纬仪进行;楼层轴线的引入采用经纬仪。水平
度控制采用水准仪,对楼板面标高进行准确水平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施测严格按照现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进行,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持证 上岗,确保测量精度。. 1、测量的组织与准备
本工程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3人组成测量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所有的测量仪器均应经过校验,方可投入使用。
2、平面控制:控制点的选取桩基施工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设置控制桩点,形成“#”形主轴线平面控制方案。±0.00以下控制点设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作地面控制桩。
3、控制点的定位
以城市规划或建设单位指定的一个红桩和一条红线边为准,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平面控制桩。经过闭合后达到精度要求,即为平面控制标桩。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地面,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木桩钉小钉子作为桩点标志,并用混凝土护桩且砌筑窨井加以保护。 4、标高控制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在现场至少要三个现场水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根据现场情况设三个水准点桩(利用平面控制桩)。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S3级水准仪。±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水准标高应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mm水平线,砌块墙砌好后,同样弹出每个楼层500mm线。 5、建筑竖向控制
方法:该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J28激光经纬仪内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将激光经纬仪安置在楼层内的控制点上,垂直向上投点(投在玻璃板中心点),等四点投完后利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进行穿线使用。 投测中的要点:
①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垂直的误差。 ②控制标志点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必须以首层控制点为准确性,直 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③投测主要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即向上投测时的投点标志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6、沉降观测
首先根据图纸平面位置在一层柱上+0.50m处,埋设ф16钢筋制作的沉降观测点。要求在埋设时进行第一次观测,结构施工阶段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时进行一次,装饰阶段每二月一次,竣工验收时进行一次,直至沉降观测100天沉降量为稳定标准。每次观测从设在场内的基准点开始,做好记录,测完所有测点,再回到基准点进行闭合验算。基准点设立时应注意离开建筑物沉降影响半径以外,以免基准点受到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基准点的设置应能观测到所有沉降观测点。
7、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高,测水平线最好是直接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
②±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垂直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③该工程±0.000以上部分施工时,首先应对±0.000以下部分的轴线、标高进行复线校核,如有误差则进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坐标法将控制轴线重新测出,以此为准来控制以上的轴线标高。 3.3.2地基工程 1. 基坑边坑处理 边坡扩边利用挖掘机、自卸汽车人工修边边坡配合施工,基坑放坡系数1:0.33,并检查基坑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坑底上的浮土。 2. 坑底平整开挖
利用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配合人工进行坑底土方开挖平整,坑底平整完后,经有关部门验槽,并办理完隐检手续,方可进行三七灰土垫层施工。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等。设置控制虚铺厚度的标志,如每隔10m设置1个标高装置,并固定在基坑边坡上。 3. 材料要求
灰土的土料,可尽量采用地基槽挖出的土,凡有机质含量不大的粘性土都可用. 作灰土的土料。表面耕植土不宜采用。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宜大于15毫M。 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粒径不宜大于5毫M,并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和含有过多的水分。 4. 灰土施工要点
①、施工前应通知业主、地质、监理等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地质符合要求时方能施工。
②、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捏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可以晾干或洒水润湿。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拌好后应及时铺好夯实。铺土厚度250毫M。厚度宜用样桩控制,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容重在现场实验确定。
③、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拄墩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相邻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毫M,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槽、基坑内施工时,以采取排水措施,在无水状态下施工。夯实后的灰13天内不得受水浸泡。
④、灰土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并随时回填土。否则要做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如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突然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浸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再补夯。
⑤、冬季施工时,不得采用冻土或夹有冻土块的土料作灰土,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⑥、质量检查可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容重。 3.3.3基础施工
1、模板工程:模板支设主要为四周的侧模板,拟采用钢模和木模相结合的方式。
2、钢筋工程:基础钢筋量大,规格多、分布密,上下层钢筋架空设置,高差悬殊安装较困难,施工时应由专人指挥,配料、成形分区分类堆放和分层次绑扎。钢筋绑扎采取将配好的钢筋按规格用塔吊整捆吊入基础分散摊铺。安装程序先底
层,后立面,最后为上层钢筋网片,要做到钢筋网整齐,间距准确,用砂浆块支垫。为控制上层钢筋网标高和位置正确,上下钢筋网片之间设置马蹬铁。 、砼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法施工,较厚部位浇筑时分为两层,上3. 下层之间间隔不超过砼的初凝。
为减少砼的水化热升温,降低砼的浇灌温度,提高砼的极限抗拉强度,减少温度收缩应力,预防裂缝的出现,根据施工具体条件拟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a、对砼进行保温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拆模时间,提高砼的拆模强度,减少砼表面的温度梯度。必要时采取保温养护,使缓慢降温,充分发挥砼的徐变和松驰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同时加快基础四侧回填土,避免长期裸露,导致降温收缩与干缩期作用,使应力叠加。 b、对砼内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控制砼内外温差在25℃以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c、砼的配置:应严格掌握好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雨季施工应勤测粗细骨料含泥量和含水量,并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用量。
d、全面分层、连续浇灌,即将较厚部位浇筑时分为两层,在已浇筑的下层砼初凝前,即开始浇第二层,如此逐层连续进行,直至浇筑完成。
e、砼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密实。分层浇筑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20CM左右,消除两层间接缝。 f、砼养护的时间和方法:为了保证新浇筑的砼有适当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砼养护不得少于7天。使用草袋覆盖,洒水养护。 g、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连续浇注不得留设施工缝。
h、砼测温:沿浇筑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为300MM。温度上升阶段2~4小时测一次,下降阶段8小时测一次,同时测大气温度,若温差超过25℃,采取相应措施。
i、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连续浇注不得留设施工缝,挡土墙留设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小于200~300MM的墙身上。施工缝接缝处设置止水片或留止水槽。
3.3.4主体工程 柱模 、支模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支模→搭支撑→调直1. 纠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2、支模方法
矩形柱模采用组合木模拼拆,柱断面500×800的,柱四周方向模板采用对拉螺栓拉结加固。沿柱高每600拉一道。 梁、板模 1、支模程序 梁支模程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板支模程序
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支模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柱→梁节点模板
→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等→检查校正→交付使用。 2、支模方法
梁模:矩形截面梁模采用组合木模,梁高超过750mm时,梁模采用-3×50扁铁拉结模板。
梁模板拉结采用M10对拉螺栓,间距600mm。
板模:采用18mm防水膜涂层胶合板,下支垫100×100木枋,间距400mm(中对中),胶合板缝粘胶带盖缝。板模支架采用早拆体系,早拆体系支模详图如图所示 竹胶合 补缝木 510 次梁木 1010 主 1010
楼面早拆体系支模示意图 可调早拆头
楼梯模:楼梯底模采用18胶合板,梯踏、踢步模采用木模。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1、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
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3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下表),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项 目 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2
5 轴线位置 相邻板面高低差长度以表面平整(2m5 板表面标高 ?5 上) +4柱、梁 、 -5 全高≤5m 6
层高垂直度 全高〉5m 8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1 由缝模调整。 2、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砼浆流失造成栏根。3 41-3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当梁、板跨度≥4m‰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5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 板。、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钢筋很容6 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