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之回顾与探索(上)]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怎么完善
编者按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对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道改革攻坚难题。对此,本报特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十六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课题组负责人李保民博士,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作全方位论述。从本期起,本报分四期连续刊发,供读者朋友学习参考。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全过程。改革开放30年间,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国有经济从封闭走向市场,从僵化走向开放,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波澜壮阔的历程。其间有探索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历史回顾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资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公有制,二是计划经济,三是按劳分配。从体制上看,这种生产方式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公有制下众多的国有企业,二是资源配置方式采用指令性计划,三是庞大的政府管理机构。毫无疑问,国有企业、计划经济和庞大的政府机构构成了严密的三位一体,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可。因为,当单一所有制的国有企业占社会资源主导地位的时候,企业不可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社会资源配置只能采用计划方式,而计划经济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去组织实施。 这时,国家就像一个“大公司”,国务院相当于“大公司”的总部及指挥中心,国家计划委员会相当于“大公司”的计划处,国家经济委员会相当于“大公司”的生产处,内贸部和外贸部相当于“大公司”的市场处,财政部相当于“大公司”的财务处,人民银行相当于“大公司”的出纳,各工业部门如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等相当于“大公司”的事业部。这些部门直接管理着数以万计的国有企业。企业就像这个“大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技术生产、投入的原材料及零配件从哪里来、产品销售到哪里,企业都无权过问,全部由国家计划部门下达。简单地说,企业的产供销、技术改造、扩大投资等全部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企业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按计划完成任务。 这种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显露出弊端。 第一,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效率低下。这是因为国家计划部门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状况,技术可行性,社会需求结构等信息不可能掌握得十分准确,所以采用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配置资源失误、经济结构失调、效率低下,甚至周期性的剧烈经济波动等问题。 第二,企业难以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再生产。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要将全部利润上缴到国家财政,企业既无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也无技术改造的资金,结果企业几十年如一日
2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地使用已有的设备,技术创新能力受到极大制约。 第三,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严重制约了职工的积极性。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劳动工资政策,用指令性计划实行全社会统一标准,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影响了企业和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第四,严重的投资饥渴症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全部由国家统一实施,各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提高自己的技术装备水平,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争项目、争设备、争资金。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当然是钱越多越好,这必然造成社会患上严重的投资饥渴症。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昂贵的设备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有的甚至没有开箱便在风吹雨淋下变成了废铁。 第五,企业和政府的功能错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而且承担了很多社会职能,如办学校、医院、托儿所、招待所等。这些社会职能捆住了企业的手脚,使企业不堪重负。 邓小平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领导、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实际上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勾勒出了十分清晰的画面。其论述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改革旧的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三,改革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三方面内容针对的恰恰是前面提到的“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庞大的政
3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府机构”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转轨时期的国资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围绕如何改革旧的“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的,即“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庞大的政府机构”怎么改的问题。这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即把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变成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后两个问题,即企业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如何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实际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这个难点开始的。1978年到1984年,针对政府干预企业过多、企业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职工没有积极性的问题,我国开始了放权让利的改革,即企业如果完成本年度国家计划任务,可从利润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企业基金,用来给职工发奖金、福利和扩大再生产。在此基础上,扩大了企业的自主计划权、自主销售权、自主定价权、自主技术改造权和劳动人事权。放权让利改革,实质上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调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但并未打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基本关系框架,因此,改革的成效有限。 在放权让利改革的同时,1981年,部分省市开始企业承包制改革试点,并于1987年到1992年在全国广泛推行。承包制改革,在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的动作是比较大的。但是,从根本上说,承包制是在旧的计划体制范围内改善政府管理企业的一种方式,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的所有权仍是政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也只是合同下的有限自主权。企业不可能为经营行为负责,最后必然造
4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成包盈不包亏、合同约束软化的后果。因此,承包制不可能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只能是改革发展某一阶段采用的过渡模式。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是在党的十四大以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是非常严密的有机整体,偏废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对这四句话进一步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前三句话实际上讲的都是政府及企业的关系问题,即国家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如何管的问题。因为只有明确了政府及企业的权利与义务,才能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显然,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关键的问题在政府,而不在企业。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加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为此,中央从1993年开始,加大了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相继撤销了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以及7个机械工业部。1998年又撤销了煤炭、电力、化工等9个工业部门。原工业部门的部分职能分别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央企业工委等部门承担。与此相适应,在原工业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行政性公司,由这些行政性公司管理原工业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