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从“惰性平衡”走向“深层和谐”
摘要: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表面的、低级的、惰性的“平衡”现象。要打破惰性平衡,一个重 要策略就是要直面矛盾,依据主要矛盾生成教学,激活学生思维,促成有效对话,达成融通 共生、自由和美的和谐状态。
关键词:惰性平衡;矛盾生成;深层和谐
课堂教学是在矛盾运动中展开的。教与学,流畅与阻滞,协调与冲突,简单与复杂……始 终 交替出现并且互为作用。把握课堂的平衡,追求有序、流畅与和谐,也就成为一堂好课的标 志。然而站在学生的立场看,一些课始终处在稳态,或看似在“流”动,可教 与学依然存在着“隔膜”,学生的思维处在疲沓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没有发生。这种 表 面的、低级的或假性的平衡姑且称之为“惰性平衡”。惰性平衡带来教学的平庸化。久而久 之,这种惰性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蛰伏于学生身上,茧缚了个体言语生命的 活力,扼杀了母语文化的创造性。打破惰性的平衡,走向深层的和谐,课堂教学才会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隋性平衡”产生的原因
设计教学既要关注儿童,又要关注既有的文化世界。如果不能从文本教材中提炼出优质知识 ,不能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的“学科 教学知识”,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惊讶、生机和美妙,那么,尽管执教的教师使出浑身解数 ,尽管有时候也可以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的课堂局面,学生也很难与之发生实质的沟通,课 堂也只能处在低级的平衡状态。
如一位教师教学《安塞腰鼓》,让学生看完安塞腰鼓的录像后,进入了下面五个环节的教学 :1)朗读,体味语言之情感;2)感悟,领略语言之美妙;3)探究,品味构思之精当;4)体 验,享受意蕴之深远;5)创造,展示想象之瑰丽。表面上看,这个设计非常专业、精致,可 实际的教学却是这样的:
环节一,是选一段课文,先“男领”一句,再“女领”一句,再“众合”……这种表演一样 的朗读,体会不到语言的情感,也就一滑而过了。环节二,教师提出“请你从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等方面说说课文美在哪儿,用‘好,好在’的句式说”。这个问题的“方面”未免 太多了,多数学生说不出,就是说出的也漂浮在课文外面,可也就算完成了。环节三,是回 答教师的问题“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你们认为安塞腰鼓到底‘好’ 在哪里?”学生没有深入语境体悟,所谓“构思之精当”根本没有展开来探究,也只能草草 收场了。环节四,是再读课文,说说《安塞腰鼓》赞颂了什么。在上面的环节中,教师有意 或无意说过多遍了,再让学生说,已无意义了。环节五,是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优美段落 改 成诗歌样式,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改成“那鼓点,似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