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 8190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点规范练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 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①③ C.①④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②表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④表示汽车和工厂等向大气中排放CO2。绿色植物吸收的CO2减少或汽车、工厂等排放的CO2增多,都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更加明显。第2题,读图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的循环过程涉及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第3~5题。

3.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B.②③ D.②④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A.粤东 C.川西

B.苏南 D.陕北

( )

5.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破坏生物多样性 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答案3.B 4.C 5.A

解析第3题,图片所示石头棱角分明,形成时间较晚,A、C、D所指示的外力作用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较久远,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比较浑圆,因而只有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符合题意。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有冰川活动;粤东地处亚热带,山区海拔较低,无冰川活动;苏南地区多冲积平原;陕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显著;川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海拔较高,冰川活动较多,在高山谷底多发育为低温潮湿的环境。第5题,由材料可知,该藻类是最先生长在这些“新鲜”石头上面的,然后被其他生物所取代,该藻类在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图示石头在该藻类生长前为裸露地表,故该藻类未挤占其他生物生存空间;藻类植物在石头上生长会破坏岩石的结构,加速岩石风化的进程。

索科特拉岛(位置如图所示)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据此完成第6~8题。

6.索科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处热带地区 B.地壳运动活跃

C.自然环境多样 D.长期远离大陆

7.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少雨 B.高温多雨 C.温和湿润 D.凉爽干燥

8.龙血树巨伞树冠的功能主要是( ) A.防止强光灼伤树干 B.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增加叶面蒸腾散热 答案6.D 7.A 8.C

解析第6题,从材料可知,该岛有多种特有植物品种,是岛屿长期与大陆分离,岛屿物种与大陆物种隔离所致。故选D项。第7题,读图可知,索科特拉岛位于亚丁湾地区,地处东北信风带内,冬季受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也是从非洲大陆吹来,且沿岸地区在西南风的影响下,形成上升补偿流,为寒流,更加剧了其干旱程度,由于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所以气候特征为炎热少雨,故选A项。第8题,为了适应岛上炎热少雨的环境,索科特拉龙血树进化出了蜡质保水的叶子,并利用展开的树冠营造了面积尽可能大的树阴。树下的阴影一方面可以减少根系附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还能保护附近的树木幼苗。更重要的是,这种巨伞一样的树阴,还能起到“漏斗”的作用,在天空偶然出现一点降雨时,将宝贵的雨水充分收集起来,并通过直溜溜的树干导入每棵树的根系附近,从而增加对降水的利用效率。故选C项。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9.1855—1964年,黄河三角洲扩大的趋势是( ) A.持续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持续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10.推测1954—1964年期间( ) A.黄河的含沙量减少 B.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水利工程增多 D.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增多

1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B.黄河径流量减少 C.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D.水利工程的建设 答案9.A 10.B 11.C

解析第9题,从图中看,1855年到1934年时间相隔80年, 1934年到1954年间隔约20年,1954年到1964年间隔约10年,各年份海岸线之间距离变化不大,说明三角洲扩大趋势是持续加快,A项正确。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三角洲扩大趋势加快,说明黄河含沙量增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加剧,B项正确;水利工程增多和植树造林增多,可减少黄河含沙量。第11题,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说明黄河含沙量减少,原因可能是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作用,黄河径流量减少;水利工程起拦水拦沙功能;最不可能的是海水侵蚀作用增强,C项正确。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三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2~14题。

( )

12.崇明东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海浪侵蚀 C.风力沉积

B.海浪沉积 D.流水沉积

13.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物多样性降低 C.围海造陆 D.海岸受到侵蚀

14.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 A.抗寒 C.抗盐

B.抗旱 D.抗病虫害

答案12.D 13.B 14.C

解析第12题,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河水流速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滩地,D项正确。第13题,读图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种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大,而原有的藨草群落、芦苇群落面积不断减小,甚至可能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B项正确。第14题,由材料可知,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滩涂,海水经常入侵,互花米草在此生长良好,说明其耐盐耐淹,C项正确。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该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沙漠和盐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位于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多泥沼洼地,荒无人烟,面积达77 000平方千米。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 ℃,这是有记录的最高地球表面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 材料二 下图为伊朗区域图。

(1)简述该国的地形特点。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 8190

考点规范练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③C.①④B.②③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xxvh77sw57yogl1itk20zdc523y3q00i2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