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护理常规
1. 概 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数分钟至数小时的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有反复发作,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2.护 理: 病程 观察要点 发 作 期 情绪 ·头晕 ·恶心 ·呕吐 护 理 措 施 1. 评估病人头晕、恶心、呕吐情况 2. 安慰关心病人,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3. 保持病室安静,充分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4. 定时测血压、脉搏,如发现血压过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以改善脑部供血 5. 遵医嘱用药 6. 注意保暖,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影响脑部血供 7. 保持周围环境无障碍物,注意地面防滑,防止跌倒 8. 加强基础护理,满足病人需要 治疗 饮食 安静度 治疗原则: 1. 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 2. 药物治疗 (1)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 抗凝治疗 (3) 钙通道拮抗剂 3. 手术治疗 饮食原则: 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 1. 评估病人焦虑的程度 安静度: 2. 做好病人精神安慰,使其情绪稳定 Ⅰ度 3. 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体位: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侧卧位或平卧头4. 加强与病人的语言交流,多与病人沟通,建侧位;血压过低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病人的信任感 时,取头低位 5. 说话的速度要慢,语调平稳,尽量解答病人 提出的疑问遵医嘱使用 6.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 1. 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 2. 安排有助于休息、睡眠的环境 3. 尊重病人以前的入睡习惯和方式 4. 尽量安排能共处的病友同室 5. 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6. 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的药物 7. 指导病人有助于睡眠的方式 治疗原则: 同发作期 饮食原则: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度: Ⅳ度 体位: 自由体位 恢 复 期 睡眠 知识水平 1. 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了解情况 2. 给予疾病知识了解情况 3. 给予药物、饮食、运动宣教 3. 出院指导:
(1) 药物:遵医嘱按时服药,给予用药指导。
(2) 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植物蛋白及高纤维素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
物,禁烟酒。
(3) 运动与休息:生活规律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 特别指导:
1) 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2) 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如血压过低,予以药物调整以改善脑供血。 3) 定期门诊复查。 附: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PC:头晕 PC:恶心、呕吐 有受伤的危险 相关因素 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与脑供血不足有关 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眩晕 2. 四肢麻木、乏力 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对疾病的预后担忧 2. 住院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3. 环境改变 与下列因素有关: 1. 住院造成环境改变 2. 生活习惯改变 3. 焦虑心理 焦虑 ·心情压抑 ·心神不安 ·多虑 睡眠型态紊乱 ·入睡困难 ·多梦
脑梗死病人护理常规
1. 概 念: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主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炎等引起。 2. 护 理: 病程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治疗饮食安静度 ·神志 1.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 变化 ·瞳孔 2. 评估病人有无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生命体征 3. 评估病人有无呼吸频率、节律及气道分泌物情况 4. 评估病人有无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5. 遵医嘱使用药物 6. 病情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肢体活动 治疗原则: 1.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脱水药的正确使用 3.调整血压 4.脑保护剂的应用 5.早期康复治疗 饮食原则: 1. 评估病人肌力及肢体活动情况 给与低盐、低脂、2. 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 低胆固醇食物,富3. 为病人做被动运动,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含粗纤维食物,适节到小关节,按摩与轻柔、缓慢的手法进行 当饮茶 4. 教会病人及其陪侍人员如何进行四肢体功安静度: 能锻炼,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Ⅰ~Ⅱ度 5. 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护理,鼓励病人寻求体位: 帮助 平卧或侧卧位,床1. 评估病人语言功能 头放平,血压低者2. 鼓励病人大声说话 可取头低位 3. 多与病人交流,语速要慢,态度和蔼 4. 指导病人使用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以达到 有效表达自己需要的目的 1. 评估病人皮肤状况 2. 定时翻身、拍背一次,按摩局部骨隆突处,预防褥疮 3. 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及时更换污染衣裤 4. 合理进食,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5. 有条件时热水泡脚,温水擦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急性期(一周以内)语言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