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给排水施工方案(管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注:浇筑过程中注意天气情况,如遇雨天、大风天、低温等天气应采取土工布或薄膜覆盖,极端天气采取停工等措施。 5.1.3 管节的预制、运输及现场堆放

管道在预制时,我部将派施工技术人员会同监理不定期到厂方检查。

管道采用汽车运输,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防碍机械的通行。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原厂。管节堆放,必须在起重机工作幅度范围内。两节管间要有一定间隙,以便捆管。管节捆绑生扣,可滚管,也可在地上开槽穿绳。钢丝绳不得从管心串过吊装。吊绳宜采用Ф3.65钢丝绳(抗拉强度为1961Mpa),所有绳扣均采用插辫方法,每扣不少于7花以便卸扣。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管节重量大小选择起重设备。采用汽车吊(或者履带吊、挖掘机等)下管,下管应轻落,防止造成管材损坏。 下管用的起吊设备应停放在坚实的基础上,若地面软弱,要用方木、钢板等铺垫进行加固。

下管时要有专人指挥,操作人员上下沟槽时,采用扶梯,扶梯要高出地面1m,人员上下时要密切配合,防止意外。 5.1.4 安管

管材D≤500的管道安装采用吊机下管、稳管,在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应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承口和

插口用清水刷净。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齐平。为避免因紧密相接使管口破损,并使柔性接口能承受少量弯曲,管子两端面之间应预留约1厘米的间隙。

管材D>500的管道采用吊车下管,下管前先用墨线在平基上弹出管道中线,确定好井位,同时将管口进行凿毛,清洗干净后人工配合吊车使管节就位。

排管前需检查混凝土基础的标高、轴线,清除基础表面的污泥、杂物及积水。标高经复核后方可排管,排管时以控制管内底标高为准。

管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接口需严密,管道间隙要符合设计要求,管枕、垫尖、管道不得左右晃动。管道中心线垂直引至撑柱上,拉好中线,吊好锤球。管节铺设采用起吊设备在垂直方向吊管,采用两组手扳葫芦在管的左右两侧水平方向拉管。

排管铺设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当线形、标高、接口、管枕等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管道铺设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有关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管道中心线允许偏差:20mm;

管内底标高允许偏差:-10mm~+20mm; 承口、插口之间外表隙量允许偏差:<9mm

(1)中线控制:本次施工采用边线法,即将管边线用钉子钉在龙门板桩上,通过锤球定位线定出边线,在基础上做好记号,稳管时通过锤线控制管道边线,这样管道就处于中心位臵,用这种方法对中,比中心线法速度快。

(2)高程控制:管道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复测,龙门板控制高程。相邻两板的高程钉分别到管底标高的垂直距离应相等,则两高程钉之间连线的坡度即为管道坡度,该连线为坡度线。坡度线上任何一点到管底的垂直距离为一常数。高程控制时,使用丁字形高程尺,将高程尺垂直放在管底,当标记和坡度线重合时,表明高程正确。管线平面位臵与高程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管中心控制与高程控制必须同时进行。 5.1.5 浇筑砼管座

浇筑前,平基先凿毛或刷毛,并冲洗干净,对平基与管子接触的三角部位,选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先行填满、捣实,浇筑混凝土时,两侧应同时进行,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防止将管子挤偏,同时管内进入人配合勾捻内缝。浇筑管座时将抹带接口用钢丝网插入管座的对口砂浆中,钢丝网规格尺寸以及埋设位置、深度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5.1.6 抹带接口

管材D≤500的管道采用承插接口,在接口插口端套上胶圈,胶圈放置平正无扭曲,然后用起重机吊起管,将插位对正于装好的另一管的承口位,用卷扬机将管徐徐拉入或千斤顶顶入,牵引应缓

慢进行,用力均匀,并由专人察看胶圈的滚入情况,胶圈和承口接触均匀紧密,如发现不均匀,暂停牵拉,由人工用辅助敲击,以使胶圈均匀滚入管材;D>500的管道采用平口式接口,抹带前将已凿毛的管口洗刷干净并刷水泥浆一道,在带的两侧安装好弧形边模,抹第一层砂浆压实,与管壁粘牢,厚15mm,待底层砂浆稍晾有浆皮儿后,将两片钢丝网包拢,使其挤入砂浆浆皮中,以免造成小孔引起漏水,第一层水泥砂浆初凝后,再抹第二层水泥砂浆使与模板齐平,砂浆初凝后赶光压实,抹带完成后立即养护,一般4-6h后可以拆模,拆模后继续养护。 5.1.7 砌井及闭水试验

在测量放样的基础上,做好垫层、基础,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砌井,砌井严格按设计要求去做,当管道及检查井具备了闭水试验条件,即可进行管道带井闭水试验,管道两端用砌砖封堵,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闭水段的检查井内注水,水位按规范要求,对渗水量进行检测。 5.1.8 回填土

待闭水试验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时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土质,管上皮50cm以下回填石屑压实(压实度≥93%),以上回填4%石灰土至道路土基处理底(压实度≥93%);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部分回填4%石灰土至道路土基处理底(压实度≥93%)。路外均回填素土至原地面。

回填应在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分层夯实,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三角区及管道、检查井周围人工夯实。回填时,不可使管道移位或损伤,试验人员对全过程进行压实度控制,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回填至路槽高程。

5.2 暗渠施工

5.2.1 断面形式

本工程共计三种断面形式,A断面范围(K0-49.591~K0+480),长度529.591m;B断面范围(K0+480~K0+880)长度400m;C断面(K0+880~K1+340)长度460m。 5.2.2 施工放样

我部技术部用全站仪测设箱涵的纵、横轴线,精确定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进行施工放样。 5.2.3 基坑的开挖

1.基坑的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的尺寸进行开挖,开挖界线为周边放宽50cm,以便于施工。当地质情况良好时,边坡可不设支撑;当容易塌方时,可设临时支撑,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2.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底达到图纸要求地基允许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3.据附近的地质情况,在箱涵基础的开挖过程中无地下水,可以不设排水设施。为了防止下雨时积水,在基坑附近挖积水坑,并在坑底的边缘挖排水沟通入积水坑,并由专人负责及时把积水坑中的水排干。

5.2.4 箱涵的施工一般要求 1、模板和脚手架

给排水施工方案(管廊) 

注:浇筑过程中注意天气情况,如遇雨天、大风天、低温等天气应采取土工布或薄膜覆盖,极端天气采取停工等措施。5.1.3管节的预制、运输及现场堆放管道在预制时,我部将派施工技术人员会同监理不定期到厂方检查。管道采用汽车运输,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防碍机械的通行。待用的管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xvnb17ri79mzf00wrvr0a0pl1szsm00hh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