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5108 )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侧重于渔业实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为渔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渔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信忠义,身心健康;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具有“团结协作、勤奋敬业、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科研素养。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较宽广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渔业技术和农村发展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主要为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分要求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
四、培养方式
1. 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学院根据培养需要建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其中实践研究不少于1个学期。
2.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入学第一年内成立导师组,其中需包括一位校外实践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重点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第一导师是落实研究生各培养环节的责任人。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奖助形式:学院与多家企业及社会团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校内率先设立有多个研究生奖助学金;制订有规范的研究生培养细则,保证导师和学院对在读研究生给予合理的科研补贴和生活补贴。
四、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1.课程学习
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实习实践训练。一般应在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内,由导师(组)与研究生共同制定《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表,经学院审核后执行。实践期满研究生应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根据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如下:
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编号 学时 36 36 54 54 54 36 36 54 54 54 54 36 36 学分 2 2 3 3 3 2 2 3 3 3 3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授课 方式 考试 备注 方式 组别 课程名称 A公共基础课程 09_002011 英语 09_002012 政治理论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09_003001 方法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09_003002 策 09_003003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09_200102 鱼类增养殖学 09_200103 现代水产学概论 09_200105 鱼类遗传育种学 09_200106 鱼类营养学 09_200107 鱼病学概论 渔业资源与水环境保09_200108 护 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09_200109 制 09_203001 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修8面授讲课 笔试 学分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修13学分 C领域主干课程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9_200104 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 09_200110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09_200116 设施渔业 09_200117 水产动物免疫学 09_200118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 09_200119 水生动物病原学 D选修课程 09_200122 SPSS 09_200123 生物信息学 09_200125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养殖水环境监测与调09-203002 控技术 水产经济动物健康养09-203003 殖技术 09-203004 生物饵料培养技术 09_203005 水产动物饲料学 09-203006 水产微生物生物技术 E专业实践 F补修课程 09_209003 专业实践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16 36 36 36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0 0 0 1 2 2 2 2 2 1 1 1 2 2 2 2 2 2-4 2 2 2 至少修6面授讲课 考查 学分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6学分 面授讲课 考查 选不面授讲课 考查 少于2门 面授讲课 考查 实习 考查 鱼类学 内陆水域增养殖学 水生生物学 2. 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应包括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或实践报告)等。 (1)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导师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2)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实际生产情况,写出5000-8000字的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由学科方向或团队组成评审小组,对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可行性、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和预期研究结果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3)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由学科方向或团队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进展、实习实践等情况,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开展论文研究工作。中期考核4个月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服务于渔业、渔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