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答案】B解析: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建立了(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答案】B解析: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的等级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控制。
3.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答案】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4.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答案】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国学”和“乡学”,这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
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C解析:在课程类型上,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A解析: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7.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D。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8.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古埃及
B.我国夏代
C.我国商代
D.公元前8至7世纪的欧洲
【答案】A。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古埃及。
9.下列是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A.梅伊曼和拉伊
B.艾宾豪斯和缪勒
C.冯特和艾宾豪斯
D.蒙台梭利和杜威
【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l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10.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乌托邦》
B.《理想国》
C.《政治学》
D.《雄辩术原理》
【答案】D解析: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近代由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 )。
A.壬子癸丑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答案】B解析:1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于l904年1月颁布执行,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简答题】
1.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答题要点】教育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们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人作为教育的对象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3)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环城西路21号
2.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是什么?
【答题要点】(1)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历史文献常常是滞后记载,历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
(2)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留存着加工者们的主观认识,很容易造成失误;
(3) 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3.简述赫尔巴特教学理论。
【答题要点】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他的教学理论主要有:
(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
(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问接知识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4) 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核心、和主导的地位。
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题要点】(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