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应用语言学 试题1 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应用语言学 试题1 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19世纪后期,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外语教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重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一般认为(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

2、语言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语言在其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吸收)、(隐退或消亡)、(中和)。 3、语言教学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 4、语言规划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两个方面。 5、地名指称的对象不是地理实体,而是(个体地域)。 6、人名的意义分为(指称意义)、(符号意义)、(美名意义)和泛化意义4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模糊语言学

答: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人类语言在其诸层次及诸方面上都存在一些与模糊性相关的问题,要求用模糊集合论去对之进行比较科学和充分的解释,人类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句法、语用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一些方面都成为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2、语言的人文性

答: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在发展变化及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语言的人文性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语言在文化中的反映,第二,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第三,在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的反映。 3、测试的效度

答:效度又称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测出预定要测量的东西。比如说,本想要测量听力理解能力,但采用的却是笔头回答问题的方法,其结果,说测量的是受试者的笔头表达能力,而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听力理解能力。这就好像用秤来量高度,其结果只能测出重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4、语言规划

答:又叫语言计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统称。它是一个国家语言政策的具体表现。

三、简答(每题8分,共32分) 1、应用语言学有哪些特点?

答:首先,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其次,应用语言学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第三,跟实用性相关的是应用语言学具有实验性的特点。

第四,应用语言学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是由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2、五四以来,我国学者关于语言/语文是工具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 黎锦熙:“夫文字,工具也,利器也。”“要使文字和语言一致,。文字以语言为背景,才是真正确切的符号。”(《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1924)

叶圣陶从口头语和书面语角度考察,认为语文“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一种”(1942),语言“是表达内容的唯一工具”(1948)。

第二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一阶段学习苏联,学习斯大林的语言观,确立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期。

语言/语文是工具的观点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确定,人们还进一步阐述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在这一阶段里,人们由阐述语言/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进而阐述语言/语文的文化内涵。1996年,经国家教委审定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确认: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3、简述对语言认识的动态性。

答:应用语言学要研究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从实践到理论是动态,从理论到实践也是动态,实践和理论的互动当然更是动态。对语言的认识既是实践性活动,也是理论性活动。

就理论认识而言,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一下子很难完全认识清楚。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不断加深,但是,对语言的认识并不会结束,语言的动态性使得这一论断更加明确了。语言的运动又急流和缓流。语言文字工作实践也有进进退退。这是个规律。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会是笔直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的。语言工作的发展,即“进”,是主流;“退”是暂时的,是支流。认识这些规律,有助于能动地促进语文工作。

4、简述中介语的顽固性的原因以及认识到中介语顽固性的意义。 答:通常认为中介语顽固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脑灵活性的减退;(2)不适当的抽象概括;(3)不能产生移情作用。认识到中介语的顽固性的主要意义在于;(1)有助正确认识语言学习的规律;(2)有利于正确地确定语言学习评估指标。

四、论述(18分)

试论述语言教学包括几个阶段。 答:1.语言教学政策的制订

语言教学首先要由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如教育部)制定政策性的语言规划,解决要不要教语言,教哪种语言(多语国家或多属该国家尤其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选择第二语言教学也需要政府指导),教谁语言等问题;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还需要确定语言教学的目的,提供必要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帮助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一阶段是属于政策性的。 2.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

其次是由语言学家或应用语言学家或其他专业人员来具体执行上述政策,主要是

进行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如确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确定课程设置及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方式,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或选择教材。 3.课堂教学

第三个阶段是由任课教师实际施教,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关键,语言教学政策和总体设计的具体实施者是任课教师,语言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任课教师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巳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文化修养,了解语言教学的目标,掌握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并善于运用,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娴熟和灵活的课堂教学技巧,并且要善于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不仅指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该包括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语言实践。 4.语言测试

最后一个阶段是语言测试,因为上述所有环节都要在学生身上实施,并要通过测试和错误分析来检查语言教学的具体效果。因而,语言教学的评价与测试是语言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评价和对学生的测试,来检验语言教学活动的成效,以便对语言教学的各项计划及其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

应用语言学 试题1 答案

应用语言学试题1答案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19世纪后期,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外语教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重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一般认为(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2、语言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语言在其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wyk16lhkd8uhsm07tfq670et7c26i0177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