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教育公共知识)-制作人王晶燕,校对人王彬彬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18年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

考前重要分析 《教育公共知识》

考点·著名教育家的贡献

1.孔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重视因材施教。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第一步是讥讽,第二步是助产术,第三步是归纳,第四步是定义。 3.布鲁纳:著有《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4.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五育”教育;北大改革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1)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考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内部因素:遗传素质--物质基础/前提;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2.外部因素:环境--可能性/现实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的作用

定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考点·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继素质教育后,我国于2016年9月13日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个方面,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 性相结合原则 含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贯彻要求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直观性 教学原则 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性 教学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 教学原则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巩固性 教学原则 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量力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因材施教 教学原则 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考点·教学评价的分类

1.根据评价的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的标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考点·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 3.方法型策略; 4.综合型策略。

考点·新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体目标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2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习方式 课程评价 学生观 教师观 教学观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1.学习者为中心; 2.教会学生学习; 3.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考点·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知觉的基本特性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考点·遗忘的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考点·情绪情感的功能

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适应功能。

考点·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考点·性格的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 具体内涵 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学习、对劳动、对工作、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3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 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指一个人在情绪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 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考点·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木桶效应;破窗效应;登门槛效应;霍桑效应。

考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直观动作思维;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刻板性;没有守恒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成守恒观念;简单抽象思维;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可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运算。

考点·维果斯基发展观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考点·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考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2.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2)替代性强化;(3)自我强化。

考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包括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三种形式。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4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考点·学习的迁移理论 早期理论 形式训练说(关于迁移的最早理论) 共同要素说 经验类化说 (概括说) 关系转化说 代表人物 沃尔夫 桑代克、 伍德沃斯 贾德 苛勒 主张 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 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水下击靶实验) 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

考点·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2.高原现象

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考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阶段) 阶段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两难故事法)

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9-16岁):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6岁以上)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考点·学习策略分类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努力管理策略。

主要观点 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2岁-8岁 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又称为权威阶段。 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8岁-11、12岁 改的,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又称为可逆性阶段。 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11、12岁以后 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年龄 1岁-2岁 5

2018年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教育公共知识)-制作人王晶燕,校对人王彬彬

学员专用请勿外泄2018年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教育公共知识》考点·著名教育家的贡献1.孔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重视因材施教。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第一步是讥讽,第二步是助产术,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wvcz8ysk73blzb1bwa62p7v43zg7t00hs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