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08版焦化安全规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1.7 封闭式厂房内应通风良好,设备和贮槽上的放散管应引出室外,并设阻火器。

12.1.8 苯类贮槽和设备上的放散管应集中设洗涤吸收处理装置、惰性气体封槽装置或其他排气控制设施。

12.1.9 苯类管道宜采用铜质盲板。苯类等甲、乙类可燃液体设备和管道宜设置惰性气体置换设施。

12.1.10 禁止同时启动两台泵往一个贮槽内输送苯类液体。

12.1.11 苯类贮槽宜采用内浮顶槽。采用固定顶槽,其槽体表面未采用隔热涂料时,则应设防日晒的固定式冷却水喷淋系统或其他降温设施。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

12.1.12 各塔空冷器强制通风机的传动皮带,宜采用导电橡胶皮带。 12.1.13 初馏分贮槽应布置在库区的边缘,其四周应设防火堤,堤内地面与堤脚应做防水层。

12.1.14 初馏分贮槽上应设喷淋装置或采用高效隔热涂料,有条件的企业应设氮封。

12.1.15 禁止往大气中排放初馏分。

12.1.16 送往管式炉的初馏分管道,应设气化器和阻火器。

12.1.17 处理苯类的跑冒事故时,必须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并应穿防静电鞋或布底鞋,且宜穿防静电服。

12.1.18 精苯区域应设人体静电导除装置。 12.2 古马隆

12.2.1 古马隆蒸馏釜宜采用蒸汽加热,若采用明火加热,其距精苯厂房和室外设备应不小于30m。

12.2.2 用氯化铝聚合重苯的室内,禁止无关人员逗留。

12.2.3 热包装仓库应设机械通风装置,热包装出口处应设局部排风设施。 12.3 苯加氢

12.3.1 莱托尔反应器的主要高温法兰,应设消防蒸汽喷射环。 12.3.2 主要设备及高温高压重要部位,应设有固定式可燃性气体检测仪。 12.3.3 莱托尔反应器器壁应涂变色漆,以便发现局部过热。 12.3.4 制氢还原态催化剂,严禁接触空气及氧气,停工时应处于氮封状态。 12.3.5 取样时应装好静电消除器。

12.3.6 加热炉和改质炉烟道废气取样,应用防爆的真空泵。 12.3.7 二硫化碳泵与其电气开关的距离,应大于15m。

12.3.8 各系统必须用氮气置换,经氮气保压气密性试验合格,其含氧量小于0.5%,方可开工。

12.3.9 装置内火炬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火炬的高度,应使火焰的辐射热不致影响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b. 火焰的顶部,应设常明灯或其他可靠的点火设施; c. 距火炬筒30m范围内,严禁可燃气体放空;

d. 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空气、惰性气、酸性气及其他腐蚀性气体,不应排入火炬系统;

e. 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前,应设置气液分离和阻火等设备,严禁可燃气体夹带可燃液体进入火炬燃烧。

f. 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内的凝结液,应密闭回收,不应随地排放; 13 焦油加工 13.1 焦油蒸馏

13.1.1 蒸馏釜旁的地板和平台,应用耐热材料制作,并应坡向燃烧室对面。 13.1.2 蒸馏釜的排沥青管,应与燃烧室背向布置。

13.1.3 管式炉二段泵出口,应设压力表和压力上限报警装置。焦油二段泵出口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

13.1.4 焦油蒸馏应设事故放空槽,并经常保持空槽状态。

13.1.5 洗涤厂房、泵房和冷凝室的地板、墙裙,以及蒸馏厂房地板,宜砌瓷砖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13.2 沥青冷却及加工

13.2.1 不应采用直接在大气中冷却液态沥青的工艺。中温沥青冷却到200?以下(改质沥青冷却到230?以下),方可放入水池。

13.2.2 沥青系统的蒸汽管道,应在其进入系统的阀门前设疏水器。 13.2.3 沥青高置槽有水时,禁止放入高温的沥青。

13.2.4 沥青高置槽下应设防止沥青流失的围堰。

13.2.5 凡可能散发沥青烟气的地点,均应设烟气捕集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时,应停止沥青生产。

13.2.6 不宜采用人工包装沥青;特殊情况下需要人工包装时,应在夜间进行,并应有防护措施。

13.3 工业萘、精萘及萘酐生产

13.3.1 萘的结晶制片包装及输送宜实现机械化,包装制品封口处宜有除尘设施。

13.3.2 开工前,工业萘的初、精馏塔及有关管道,应用蒸汽进行置换,并预热到100?左右。

13.3.3 萘转鼓结晶机传动系统、螺旋给料器的传动皮带和皮带翻斗提升机, 均应采取防静电积累的措施;若系皮带传动,应采用导电橡胶皮带。 13.3.4 萘转鼓结晶机的刮刀,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13.3.5 萘蒸馏塔(釜)应设液面指示器和安全保护装置。

13.3.6 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输送萘及吹扫萘管道。

13.3.7 热油泵室地面和墙裙应铺瓷砖,泵四周应砌围堰,堰内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层。

13.3.8 热风炉和熔盐炉,应设有温度计、防爆孔及温度、压力高报警联锁停炉装置。

13.3.9 苊汽化器出口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并应按技术要求缓慢升温。 13.3.10 苊汽化器、氧化器和薄壁冷凝冷却器,应设防爆膜。薄壁冷凝冷却器出口应设尾气净化装置。

13.3.11 禁止氧化器熔盐泄漏。

13.3.12 输送液体萘的管道,应有蒸汽套或蒸汽伴随管以及吹扫用的蒸汽连接管。

13.4 粗酚、轻吡啶、重吡啶生产与加工

13.4.1 分解酚盐时,加酸不得过快,若分解器内温度达90?,应立即停止加酸。

13.4.2 粗酚、轻吡啶、重吡啶的蒸馏釜,必须设有安全阀、压力表(或真空表)和温度计。

13.4.3 轻吡啶的装釜操作,应在常温下进行。

13.4.4 吡啶产品装桶的极限装满度,不得大于桶容积的90%。 13.4.5 酚、吡啶产品装桶处应设抽风装置。

13.4.6 分解器和中和器应设放散管。

13.4.7 酸槽应集中布置并设置防酸外溢和防泄露的围堤。 13.4.8 室外贮槽与主体厂房的净距,不应小于6m。

13.4.9 接触吡啶产品的设备、管道及隔断阀类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13.5 粗蒽、精蒽及蒽醌生产

13.5.1 蒽的结晶及输送宜实现机械化,并加以密闭。

13.5.2 粗蒽生产中,严禁敞开溶解釜入孔加热。

13.5.3 二蒽油配渣,必须远离配渣槽进行;水份过大时,不应配渣。 13.5.4 蒸发器运行后,严禁打开预热人孔盖。

13.5.5 蒽醌生产中,热风温度不应超过350?,汇合温度不应高于热风温度。 13.6 酚盐的二氧化碳分解和

13.6.1 二氧化碳分解装置中各设备的含酚排气,应设有专用排气洗净装置。 13.6.2 酚精制装置生产现场应设有喷淋设备。

13.6.3 进入苛化反应槽的碳酸钠和生石灰输送设备,应设有紧急停止连锁装置。

13.6.4 苛化装置中各粉尘物料输入装置,应设有过滤设备。 13.7 洗油加工生产

13.7.1 进入容器内清渣,本体应与其他装置可靠切断并有防护措施及专人监护。

13.7.2 接触酸物料的设备,管道及隔断阀类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14 焦炉煤气制甲醇 14.1 压缩

14.1.1 压缩厂房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14.1.2 压缩区域应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主电机选用无刷励磁,并进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

/h。 14.1.3 压缩厂房应满足防火防爆要求,保证通风良好,通风次数10次 14.1.4 压缩机组应设超温、超压、油压过低、轴承温度过高、振动过大等连锁停车系统。

14.2 转化

14.2.1 转化炉应设置水夹套冷却系统,并设多点温度测量报警系统。

2008版焦化安全规程

12.1.7封闭式厂房内应通风良好,设备和贮槽上的放散管应引出室外,并设阻火器。12.1.8苯类贮槽和设备上的放散管应集中设洗涤吸收处理装置、惰性气体封槽装置或其他排气控制设施。12.1.9苯类管道宜采用铜质盲板。苯类等甲、乙类可燃液体设备和管道宜设置惰性气体置换设施。12.1.10禁止同时启动两台泵往一个贮槽内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wumq7y49392i2p9mey92mdyx423a401ca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