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 座号 细心,规范,答好每一道题,书写属于你的辉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部编版 第一次段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嗥呜(háo) 彷(pánɡ)徨 仰慕(mù) 鲜(xīān)为人知 B. 赫(hè)然 衰(shuāi)微 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 高标(biāo) 校(xiào)对 调羹(ɡānɡ) 深恶(wù)痛绝 D. 抹(mǒ)杀 机杼(zhù) 澎湃(pài) 迥(jiǒnɡ)乎不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鲜(xīǎn)为人知。B气冲斗(dǒu)牛。C校(jiào)对,调羹(gē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至死不解”或“致死不懈”,目不窥园。B妇孺皆知。D慷慨淋漓。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
【答案】B A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C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D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
1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对病句修改的考查。 A.没有语病; B.语意重复,去掉“广泛”; C.搭配不当,在句末加上“措施”; D.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均可。故选:A。本题要结合病句的类型来分析.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式杂糅、句意不明、顺序颠倒等,然后逐项分析各项句子是否存在语病.语意重复的病句,一般去掉其中一个即可;搭配不当的病句,对关键词语进行替换即可;句子成分残缺的病句,必须分清缺少的是主语,还是宾语。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有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6、默写名句。(8分)
①《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
②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
③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④周敦颐《爱莲说》中,表达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两句是: , 。 7.仔细品读例句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仿照续写两句。(4分)
经过这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末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锲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
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老舍《骆驼祥子》)
(1)A是____________。(1分)
(2)请写出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3分)
【答案】 (1). 小福子 (2). 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是对老
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的考查,选段中的人物是“小福子”,虎妞因难产去世,小福子成怀; , ; , 。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答案】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感受到胡适对母亲辛苦养育的感恩之情。
【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读光末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句式结构为“读……感受到……”。内容要与前几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
求。 8、名著阅读。(4分)
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 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_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
2
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行尸走肉。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作答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Style!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行动”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
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9. 写出你从材料中获取的四条信息。(4分)
10. 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低头族”,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摆脱困扰。(2分) 【答案】9(1)“低头”现象越来越多;(2)智能手机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3)长期“低头”,会对精神、身体产生危害;(4)“低头”影响人际交流。 10建议:(1)对孩子要及早预防、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2)培养其它兴趣,避免手机依赖;(3)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活动等等。
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
郭娟
①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
②自从前年冬天在酷寒的夜里险些找不到家,父亲就很少下楼了。家里空荡荡的。上班上学的走了,从早6点半到晚6点半,父亲在他的疆域里巡视,无人说话。电视渐渐也想不起打开看。报纸,从看报,到叠报,叠得整整齐齐,码成一摞儿。渐渐地,父亲的脚步慢了,一点一点地挪动。沙发矮,他一次一次地试图起来,又一次次跌坐,像发动马达似的,最后,使很大劲,头和身子费力地向前探,屁股撅着,才能慢慢从沙发里站起来,直起腰。刚站起来还有一些摇晃,父亲伸着两只胳膊维持着平衡,停片刻,感觉稳当了,才小心地挪出一小步。一点一点挪,有可以扶的桌、柜、墙,他都依靠着;无所依靠时,就摆动着胳膊,迈着京剧里老员外的那种步子,慢慢地晃着、挪着。我知道以后打电话,要等着多响几声,等父亲从沙发里艰
3
难起身,一步一步来接电话。
③父亲一步一步挪过长长的客厅,到他转进厨房,我可以看完两页书。我悄悄起身,跟过去,看见父亲在厨房里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又挪到阳台上,不知要干什么,也是摸摸,抚抚。然后转回来,站在卧室门口,停下,半天一动不动,茫然,后来伸手弄了弄门边角柜上摆着的零零碎碎,就退出来,还把卧室门关上了。父亲一生勤劳,白天从不肯上床睡一会儿,虽然现在他更多的时候是坐在沙发里打盹。
④睡着的父亲还像是原来的父亲。他脑中的那块橡皮擦是一刻不停地擦着,还是也有时停一下?最初,擦去一点记忆时,谁也没有察觉;等到又擦去一些,父亲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常常把一日当成几天;渐渐地,在亲人的错愕和轻忽中,父亲对于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信。当我在电话中问他,姑姑最近来了没有?宝宝还上课外班吗?他不再给出肯定回答,经常是说“好像吧”,“我没怎么注意”,还爽朗地抱歉似的笑两声,到被我问到第四问、第五问时,他干脆投降,诚恳地说:“我记不清了。”这样考问他,我常常觉得伤了他的自尊。
⑤那块橡皮擦一直擦,擦,当父亲失去了他的大部分能力或者说失去了他的部分自我,他还能保持自尊吗?目前,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还在,他经常费劲地收拾烟灰缸、垃圾桶,地板上有一粒黑点或水迹,他都要撕块卫生纸,弓着腰去擦干净;饭后,他总表示要自己去刷碗。目前,父亲还认得大部分亲人,我不敢想那一天,当他不再认识我们时,在他的意识里究竟是完全不想我们,还是焦灼地找却找不到我们,尽管我们就在他身边。
⑥我尽量不再回忆父亲以往的叱咤挥洒、谈笑风生,也不愿预判他的未来,预支悲伤。谁不是百年过客?生命本是向死而生的一次逆旅。当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我就快乐地、温柔地待他,尊敬地对他,耐心地和他聊一聊。那些还没有被擦去的往事,是我和他栖息的花园小岛,一片温馨——尽管这个小岛终将被淹没。我有时会精心挑两块奶酪点心,做一两个可口的菜肴,看他吃完后心满意足的样子……
⑦我离家那天的午后,父亲坐在窗前,背对着我,望着外面。阳光白花花的,父亲坐在阳光里,垂着头,轮廓是那么孤单。之前,他穿上了一只袜子,又奋力穿另一只,却怎么也穿不上,因为他要把两只袜子穿在同一只脚上。他受了一点挫折。外边有小贩的叫卖声,还有收废
品一会儿一敲的闷闷的鼓声,远处的街道、楼宇、人们,江沿儿的太阳伞和江上的游船,都与父亲无关了。
⑧我走了,父亲不知,也许这朝夕相处的三天也已经忘了。我说:“爸,8月我还回来看你。”他郑重而干脆地说:“好!”我不知他能否记住对我的期盼。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8日)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第②段叙写了父亲一个人在家寂寞与艰难的生活,表达出作者心疼父亲的情感。 B. 第③段“父亲一步一步挪过长长的客厅”,“长长”点明我们家的客厅很大。 C. 第⑦段写小贩的叫卖声、收废品的鼓声以及远处的街道等,是为了衬托出父亲的孤单。 D. 第⑧段写“我”与父亲的告别,交代“我”不久还要看望父亲,表达出“我”的担心。 12. 文章第①段以“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开头,有何作用?(2分)
13.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还在,他经常费劲地收拾烟灰缸、垃圾桶,地板上有一粒黑点或水迹,他都要撕块卫生纸,弓着腰去擦干净;饭后,他总表示要自己去刷碗。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2分)
14 本文以“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为题,有何妙处?(4分)
15. “孝”是做子女应具有的德行。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50字左右)(2分)
【答案】11. B 12. (1)引发读者思考;(2)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3.运用动作描写,细致传神地描绘了父亲在家打扫卫生以及饭后要刷碗的情景,形象地表现出
4
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表达出“我”对父亲的关爱与理解。
14. (1)父亲的脑海里根本不可能有橡皮擦,这样拟题,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父亲脑海中记忆的逐渐消失,本不好描述,但作者将其形容成橡皮擦擦去字迹一样,比喻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脑海中记忆的逐渐消失比作用橡皮擦擦去字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15. 示例:“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感情的链条,孝是子女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孝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作为子女我们要弘扬民族孝道的优良传统。 【解析】
11.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文重点描述了失忆后父亲的表现,父亲在失去了外出的欲望后,每天只是在家里笨拙地走动。文章第三段中“父亲伸着两只胳膊维持着平衡,停片刻,感觉稳当了,才小心地挪出一小步。一点一点挪,有可以扶的桌、柜、墙,他都依靠着”,可见父亲行走的缓慢,所以第四段中“父亲一步一步挪过长长的客厅”,“长长”只是因为父亲行走的过于缓慢,所以感觉到客厅的漫长,故选B。
12. 本题考查第一段的作用,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文章第①段以“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按题干中要求的角度赏析即可。(2)句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表达出“我”对父亲的关爱与理解。
14.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脑海中记忆的逐渐消失比作用橡皮擦擦去字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15.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与内容的理解分析。本文主要表现“我”对失忆父亲的关爱与担忧,“当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我就快乐地、温柔地待他,尊敬地对他,耐心地和他聊一聊。”表现了
对父亲的孝顺就是用心的关爱与陪伴;“目前,父亲还认得大部分亲人,我不敢想那一天,当他不再认识我们时,在他的意识里究竟是完全不想我们,还是焦灼地找却找不到我们,尽管我们就在他身边。”又让我们了解到对孝顺就是对老人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习惯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5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19.《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4分)
【答案】16.A(2分) 17.A(2分)
18.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4分,各2分,要译出关键词 “顾、治”)
19.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2分) 【参考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