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中提问的技巧
作者:杨晓玲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02期
摘要 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贯穿于教学全程的师生互动活动,既能体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也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富有技巧性地利用题眼,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设置课堂提问,以便紧抓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把问题细化,层层设计逐步延伸,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把握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假设设置疑问,即可加深理解又能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关键词 课堂互动 提问 技巧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课堂提问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手段,也是唤醒学生思维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往往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既能体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也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与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设问、发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结合每一次提问要达到的目的来思考“问什么、为何问、问谁、何时问、怎样问”等,并据此考虑如何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做到深思熟虑: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提问要适当。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提问要务实。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提问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主要教学点,让学生可以一旦解决了所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有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问题。《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下几点经验: 一、利用题眼,巧妙设疑,突出重点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许多课文的突破点可以从课题中发掘,如教学《黄河化险》一文时,开篇针对课题寻找题眼“化险”,然后提出问题“什么险?如何化?”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紧紧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很自然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变容易了。可见,抓住题眼,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使阅读教学紧紧围绕文章重点难点展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抓住课文关键词句设置疑问,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对一些课文难点的理解把握时常显得浅薄无力,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这个旧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认识。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使得孔乙己离学生生活已很遥远了,认识他的形象比较困难。要解决这个难点就需从文章关键词句入手。文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这儿可以抓住“站着喝酒”、“穿长衫”、“唯一”设置问题,“为什么孔乙己穿长衫却站着喝酒,又是唯一一个?”联系全文学生很容易想到站着喝酒是因为没钱,穿着长衫是因为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了孔乙己生活的潦倒,思想的迂腐。再如《保修》一文的主题把握,可以抓住青年在推销生发剂时说“效果虽然可靠,遗憾的是这种商品的价钱昂贵,因此,只选有限的上层人物来拜访。”这一句话。一句“上层阶级”说的M先生的情绪好得多了。在这里设疑“为什么一句上层阶级能打动M先生,成为了青年推销成功的关键?”由此学生不难想到“虚荣心”是青年推销成功的关键,是M先生购买产品的关键,更是每个人人性中的弱点。围绕课文关键词句的问题,不仅能为解决文章难点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三、层层设疑,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一堂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从整篇课文、从整节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围绕一爪“笑”字设置一系列疑问,引导学生思考。“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是哪个字?②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④孔乙己在讥笑悲惨中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环环相扣既抓住了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又利于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再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围绕这句看
似矛盾的话,可以连环设疑“①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②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由此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看到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由此由浅入深的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四、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从生理与心理上,人的思维是跳跃性的、间接性的。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才可能出现另一个高峰,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制造气氛。为活跃引发学生兴趣,可适当采用事物提问。例如《论求知》一课,上课一开始,老师先把一只空口袋用手提起来,然后往讲桌上连放几次,口袋都摊到在桌面上。后来,老师给口袋里装满书,再往桌子上一放,袋子便端端正正地立在大家面前。这时,老师问同学们看到这一过程后有何感想,请他们用最简洁的文字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有的同学说;“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立的。”有的说;“一个人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等等。在学生认为老师紧接着要向他们讲一番道理时,老师只是停留片刻,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然后,把话锋一转,提出了又一个问题;同学们想获得知识吗?获得知识都有哪些方法?请看论求知是怎么说的。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如教《愚公移山》我故意这样提问:“愚公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两座山高万仞,凭着愚公的残年余力,想铲除这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可是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像他的名字一样,太愚笨了呢?”这样一提问,果然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机诱导。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看愚公移山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大智大勇,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再进一步诱导学生: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像雷锋、李素丽,难道说他们都是“傻子”吗?“傻子”不傻,愚公不愚。有些人无所作为,自以为聪明,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不愚,智叟未必智。这也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所寓的含意。如此一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五、所提的问题前后要有连贯性
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语文课中始终专心致志的学习,设疑提问是不可欠缺的,在分析课文时,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内在的连贯性。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问,不能漫无边际或主次不分,把课文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破坏了课文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在引导学生分析《陋室铭》一文时,问同学们,对陋室的印象如何?学生马上答:“陋室不陋”。接着,我又问“陋室为何不陋”?学生答:“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德馨”二字是全文的灵魂,应抓住‘‘德馨”二字展开一系列提问。如写室中人:“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友角度写陋室不陋,显示自己的“德馨”;写室中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从室中人的活动角度写陋室不陋,显示自己的“德馨”等等。这样一连贯的提问,显示作者高洁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方式就会集中、有序,给人“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刻苦钻研的深刻领会,搞清课文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特点、字词句的含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