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真题的知识点、重难点总结,题库贴合实战,内容丰富但很精炼,适合考研小白全程复习,即使是刚刚接触专业课,也能迅速的将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并学会知识点在实战中的应用技巧,高效率的将真题和题库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化。
其次,要做好笔记。一边快速地阅读教材,每读完一部分就画出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图;一边把教材上所有可能出名词解释、简答的知识块儿整理成一个个名词解释答案、简答题答案答案。比如静定结构这个知识点非常喜欢出作图题,就可以将这个题型总结到这个知识点下面,方便后续复习。
,宏观的知识体系配合微观的知识点,既保证了“目之所及,信手拈来”,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这与公共课的学习是基本相通的,做真题要以能够理解考察的知识为主,通过逐词逐句学习《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把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达到知识无死角,这样就能把阅读想要考查的目的了解得一清二楚,还可以将类似的题型总结出规律,这样一来不怕在考试时拿不到高分。政治也是一样的道理,看透题背后的本质再去练习和背诵李凡《政治新时器》,理解知识点后做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上所述,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想要在考场上拿到高分,在平常就需要彻底理解、彻底扫清真题知识盲区,把握住真题,才能在考场上一往无前。
再次,要多看笔记。将所有教材的内容都浓缩为几种题型的答案后,就可以甩开教材正式开始背诵了(但教材不能丢,作为工具书使用)。结构力学复习的终极奥义就在于一个词:运用,将知识点进行活用,从现在开始,抛开一切杂念,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按照题型一遍一遍看整理的笔记,至少3遍,上不封顶,一直坚持到12月底考试之前。最后,要进行模拟。检验背诵效果的试金石就是你的输出能力,如果不能把看书的成果展现到答题纸上,那么看的再多也没有意义。因此一定要重视模拟,多写多练习,后期要组织几次模拟考试,提高答题速度、总结答题技巧,将知识转化为分数。
还有就是要找准各个科目的复习策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如
如图在平面体系几何构造分析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按照平面体系几何构造分析的原则,将大地(基础)视为刚片Ⅱ,将杆件EF视为刚片Ⅰ,通过增加二元体扩大基础至点D,则按照两刚片组成规则,刚片Ⅰ与刚片Ⅱ之间由既不相交于一点也不相互平行的三根链杆(杆ED和滑动支座的两根链杆)相连接,其内部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其实我们可以用另一个
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区域ABCD是两个三角形杆系结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这一部分肯定是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那如何考虑DEF这一折杆呢?从生活出发,就好比是我们去量身高时候的那个身高仪一样,当人(杆件DE就是站在卡尺下方的人)站在卡尺(杆件EF及滑动支座就是身高仪的卡尺)下方时候,这也必然是一个几何不变的体系呀,否则它要是几何可变形成机构的话,那没法测身高了!所以这个结构是几何不变的。这样理解是不是就很轻松了
而复习的时间安排其实也有特点 1.年
提前一年足矣,战线拉得太长则难免前期松懈后期疲乏。从大三下开学后的3、4月开始,到次年3月复试结束,正好一年
2.月
⑴前期(3-5月)以月为单位刷教材做笔记,争取每半个月至少完成一科。 ⑵后期(10-12月)以月为单位进行看书总结和模拟,以10月底、11月底和12月中旬为3个节点,背诵至少三轮,并组织3场全真模拟(完全拿出2天时间,前一天考政治英语,后一天考专业课)。
3.日
每天时间分为3个半天(上午、下午和晚上),要保证每个半天至少3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这样一来全天共计9小时基本上也就够了。至于几点起床几点休息,在保证9小时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灵活设定。
前期因为要刷教材做笔记,因此每天可以全部用来复习专业课。以我为例,4月22日这天,我一天都在机房刷教材敲键盘打笔记。
开始进入正式复习后,有下列细节需要注意:
㈠做笔记的技巧(只翻教材就能考上的大牛请忽略之)
笔记是专业课复习的根本,后期主要就是在背诵前期整理好的笔记,因此一份高质量的笔记很关键。
1.笔记内容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教材的表述,教材表述模糊或直接没有定义的,请活用百度,也可以参考相关论文或其他教材。注意,做笔记是为了方便自己理解和记忆,如果教材的表述太复杂、混乱或绕口,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编写,不必拘泥于教材。
2.笔记的范围
面对厚厚的教材,哪些内容拿来做笔记哪些不用、哪些内容整理为名词解释哪些整理成简答、论述,是比较纠结的。
一般来说,结合往年真题的出题范围进行取舍,把纯介绍性内容和过于偏、冷的部分排除。
由于就一个知识点既可能出名词解释,也可能出简答,往年就有把前一年的一个名词拿过来出简答题的先例。因此,我建议把所有内容都整理为简答的规模,若出成名词则减少字数,若出成大题则增加字数,以资应对。
3.笔记的结构 ⑴知识体系图
由于专业课是以一个点一个点的形式进行考察,如果只背诵这些点,而没有一个宏观的体系将它们串起来的话,不仅不能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在理解时难以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会对背诵和回忆造成相当的困难,在调用某个知识点时难以将其从庞杂的知识储备中顺利检索出来。因此,必须在每一部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