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例谈实验求加速度的几种方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例谈实验求加速度的几种方法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高考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核很重视,尤其是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学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其中求解加速度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有逐差法,图像法,直方图法等,下面通过一些实例谈谈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求运动的加速度:

一、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2

1.依据Δx=aT测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

x2-x1x3-x2x6-x5

由a1=2,a2=2,?a5=2 ttt

x2-x1x3-x2x4-x3x5-x4x6-x5

+2+2+2+22ttttta1+a2+a3+a4+a5x6-x1

可得小车加速度的平均值a===2 555t

显然,这种求a的方法只用了x1、x6两个数据,而x2、x3、x4、x5在计算过程中被抵消了,所以丢失了多个数据,并失去了正负偶然误差相互抵消的作用,算出的a值误差较大.这种方法不可取. 若把x1、x2、?x6分成x1、x2、x3和x4、x5、x6两组,则有x4-x1=(x4-x3)+(x3-x2)+(x2-x1)=3at,

x4-x1x5-x2x6-x3222

写成x4-x1=3a1t,同理x5-x2=3a2t,x6-x3=3a3t,故a1=2,a2=2,a3=2.

3t3t3t

x4-x1x5-x2x6-x3

2+2+23t3t3ta1+a2+a3?x4+x5+x6?-?x1+x2+x3?

从而a===, 2339t

这种计算加速度平均值的方法叫做逐差法.

x4-x1x5-x2x6-x3a1+a2+a3

(1)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a1=a2=a3=然后取平均值,即a=;2,2,2,

3T3T3T3

?x4+x5+x6?-?x1+x2+x3?由a=直接求得.这相当于把纸带分成二份,此法又叫整体二分法; 2

9T

x4-x1x5-x2

(2)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3段;a1=2,a2=2,然后取平均3T3T

a1+a2?x4+x5?-?x1+x2?

值,即a=;或由a=直接求得.这样所给的数据全部得到利用,提高了准2

26T

确程度.

v2-v1v3-v2v4-v3vn+1-vn

2、依据相邻两点速度计算加速度.因为a1=,a2=,a3=?an=,然

TTTT

a1+a2+a3+?+anvn+1-v1

后取平均值,即a==,从结果看,真正参与运算的只有v1和vn+1,中

nnT

间各点的瞬时速度在运算中都未起作用,可见此方法不好.同理我们可以类似于上面的做法用逐差法

v4-v1v5-v2v6-v3a1+a2+a3

(1)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a1=,a2=,a3=,然后取平均值,即a=;

3T3T3T3?v4+v5+v6?-?v1+v2+v3?

或由a=直接求得;

9T

v4-v1v5-v2

(2)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3段;则a1=,a2=,然后取平均值,

3T3T

a1+a2?v4+v5?-?v1+v2?

即a=;或由a=直接求得;这样所给的数据利用率高,提高了准确程度. 26T例题1、(2016·天津理综·9(2))某同学利用图2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图2

(1)实验中,必须的措施是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3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3

答案 (1)AB (2)0.80 0.40

解析 (1)实验时,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以减小实验的误差,选项A正确;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此实验中没必要使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C错误;此实验中不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选项D错误.

(2)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s6+s5+s4-s3-s2-s1?7.64+6.78+5.97-5.19-4.41-3.59?×102a== m/s2=0.80 m/s2 29T29×0.1

s1+s2?3.59+4.41?×102

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0.40 m/s

2T2×0.1

二、图像法

1、用v-t图象法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解题思路为:图象法.图象法 (1)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用各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各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作v-t图象:在v-t坐标上将各组数据描点,作出v-t图象

①建立坐标系,纵坐标轴为速度v,横坐标轴为时间t. ②对坐标轴进行适当分度,使测量结果差不多布满坐标系. ③描出测量点,应尽可能清晰.

④用一条光滑的曲线(直线)连接坐标系中的点,明显偏离曲线(直线)的点视为无效点,连线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连线两侧的点尽可能对称的分布 . ⑤从最终结果看出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3)求出图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

求图线的斜率时,要在图线上选取间隔距离适当较远的两个点.这样有利于减小误差.

例题2、在研究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1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Δv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加速度公式a=算出加速度

Δt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Δv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Δt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其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解析:选项A偶然误差较大.选项D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比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小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线,选项B是错误的.正

Δv

确的方法是根据图线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即选项C正确.

Δt

答案:C

例题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1)求计数点3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1)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

-2

x3+x4?8.33+8.95?×10v3== m/s≈0.86 m/s,

2T2×0.10(2)同理可求

-2

x1+x2?7.05+7.68?×10v1== m/s≈0.74 m/s,

2T2×0.10

-2

x2+x3?7.68+8.33?×10v2== m/s≈0.80 m/s,

2T2×0.10

-2

x4+x5?8.95+9.61?×10v4== m/s≈0.93 m/s,

2T2×0.10

-2

x5+x6?9.61+10.26?×10v5== m/s≈0.99 m/s.

2T2×0.10

以纵轴表示速度,以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例谈实验求加速度的几种方法

例谈实验求加速度的几种方法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高考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核很重视,尤其是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学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其中求解加速度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有逐差法,图像法,直方图法等,下面通过一些实例谈谈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求运动的加速度:一、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wo779i2at2xn8u9whcj4n25q6ny0j004d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