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后,大庆提出“二次创业”,城市建设进入战略转移期,《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4)》首次提出了由东城区、西城区和萨尔图三大组团共同组成的“主城区”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地域,龙凤作为大庆的副中心区和重要化工产业区的地位逐渐显现。进入21世纪,大庆城市规划又有了新的调整,在《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14)》中,将龙凤定为一级城镇,东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石化生产基地。《东城区分区性总体规划
(2014-2014)》确定把龙凤建成生态型石化新城,大庆市石化生产发展基地,大庆市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性工业城镇,东城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承载城市的居住功能、商业功能。
在这一规划的前提下,研究确定龙凤发展定位必须符合全市发展大趋势,因势而为,借势而上,顺势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争取有所创新,为完善我市城市总体布局做贡献。
(三)定位目标
――建设石化强区。发挥石化资源优势,立足区域一体化,把石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以石化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突出特色名区。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以科技人才和设施农业为基础,建设多元化投入、产业化生产、科技化支撑、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营的城市型农业。
――提升三产活区。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高带低、以新型
带传统、以人流带物流,全面扩展第三产业规模,逐步建立起辐射全区乃至整个东城区的、统一规范的、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推进城建靓区。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营造空气清新、景观优雅、富有文化内涵的人居环境。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管理法制化。
――打造生态优区。加大生态保护、环境改造和绿化建设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内的泡泽、湿地资源,构筑绿色空间相隔,湖泽水系相通,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辉映的现代化城区。
二、基本构架
区位、资源、载体等比较优势,现有的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客观上形成了我区经济发展以新区、龙凤和卧里屯为核心的三大发展区域。针对未来新龙凤的发展目标、定位和任务,经过综合分析,我区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可以确定为“三核、四带、五区”的基本构架。
“三核”:即,新区行政商住核心区、龙凤商贸物流核心区、卧里屯石化产业配套服务核心区。主要是基于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而论,新区是指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青龙山地区,是我区未来承接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新城区的发展是以龙凤、卧里屯老城区为基础,我区大部分人口还在这里生产、生活。二十多年的发展,老城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产业层次。
“四带”:即,特色农业聚集带,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实施特色发展,形成以龙凤镇各村屯为依托的特色农业聚集带。优势产业聚集带,依托万宝工业园区、龙凤项目区和兴化园区三大园
区载体优势,重点做大化工产业、做强机械业、做优建材产业等三大主导性产业,发挥聚集辐射效应。现代商贸物流带,涵盖新区、龙凤、乙烯卧里屯三个地区。新城区将围绕行政、商务、文化等产业发展实施重点突破;龙凤老城区将按照现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卧里屯将继续承载石化产业功能,发展配套服务业,从而推动全区三产发展和扩张。湿地旅游观光带,以湿地的保护开发建设为牵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突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做大做强旅游文章。
“五区”:即,石化强区,特色名区,三产活区,城建靓区和生态优区。“五区”是三次产业的目标定位和集中发展方向,“五区”既是目标也是措施,“三核、四带”是“五区”发展的载体和具体化,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最终要由推进“五区”战略来实现。
三、推进措施
(一)实施石化强区战略
一是重点支持大企业建设。把石化大企业作为最大的商来支持服务,加大石化企业及油田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力度,确保
60万吨乙烯等项目顺利建设。支持石化新兴产业发展,确保大企业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坚持南向联合发展,积极推进同石化企业对接合作,主动接受石化企业辐射,承接石化产业及企业办社会的梯度转移。
二是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坚持把石化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强势产业来抓。在扶持好石化中游企业的基础上,发展
石化和乙烯下游产业。积极发展以化肥生产为代表的化肥产业,大力推进以润滑油为代表的石化产品精深加工和塑料加工产业。认真抓好以苯乙烯助剂为代表的石化“三剂”产业。围绕乙烯、聚酯化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精心包装一批重点项目,多渠道进行招商。规划建设一批塑料加工、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等石化项目,形成乙烯深度加工产业。延伸乙烯产品链,发展塑料、包装制品等产业。延伸树脂产品链,积极引进建设塑料管材、地膜、棚膜、包装膜等项目。
三是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以兴化园区等专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石化产业。重点研究依托兴化园区发展壮大石化接续产业,围绕60万吨乙烯、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10万吨苯乙烯等下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配套项目。充分利用石化公司炼油、化肥、化工、树脂和化纤等资源,加强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合作,发展专业、标准化、系列化的配套企业。
四是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加快发展以华夏沃德、首创钢管、红宝石、中泰科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电子等产业发展。推进以建达、丰收包装、巴熙尔、朝锐为代表的家俱、造纸、环保设备、纺织等产业发展。从而打造以石化产业为主导,新材料、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等产业为支撑,以家俱、造纸、环保设备制造、纺织等为补充的9个产业。
(二)实施特色名区战略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从各村地缘特点、自然条件、经济水平、
产业基础等方面出发,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抓典型、带扩散,走一人带多人、一户带多户,一村联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村一品”成为立村、立屯产业。
二是突出发展重点。前进村突出抓好高产玉米种植和以大鹅为主的畜牧业;向阳村坚持发展镇村经济;刘高手村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和运输业;保田村、铁东村、久青村在巩固棚室经济基础上,着重发展特色种植;建兴村积极推广冬储业。并打造“龙英”牌蛋鸡、“庆龙宝”牌露地蔬菜、“王大楞”牌冬储菜等一批品牌,提高市场效应。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加快镇村招商引资步伐,发挥镇村资源资产优势,采取建厂租房、村企共建、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科技型、效益型企业和项目。不断加大镇村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向阳红、庆发种业、绿野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现科研技术优势向农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四是建设发展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施规划引导,大力推广刘高手村功能性农民新居建设模式,建设好集“居住就业于一体、生产生活互利”的新型农村小城镇,吸引更多农民向小城镇集中。提升向阳集市、前进村等8个农贸市场的辐射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到2014年,力争全区每个村都建设营业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店”。
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五是实施政策保障。实行促进镇村发展优惠政策,镇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