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3套全解析0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 年 7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仿真模拟试题 01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山西大同土林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角,景区内植被稀疏,土地裸露,土层多由钙化层、砂石和盐碱成分 很高的泥土等组成,成为当地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 1—2 题。

1.形成大同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 C.河湖沉积

2.该地植被常年稀疏的原因是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严重风蚀 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答案】1.D 2.D

【解析】1.土层多由钙化层、砂石和盐碱成分很高的泥土等组成,这类堆积物产状平缓,在地表流水的侵 蚀下,被切割得千沟万壑,形成土林,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形成大同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 是流水侵蚀,D 正确。岩石风化形成碎屑物质,风力沉积和河湖沉积只能形成沉积层,ABC 错误。故选 D。 2.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物理风化严重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 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故推断该地年降水量少,盐碱土广布,土地贫瘠,植被 稀少。D 正确。故选 D。

常住人口的变化数据能一定程度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图表示 2018 年部分省区市常住人口 和城镇化水平。其中圆面积的大小表示常住人口较前一年的增长数量,若空心表示人口减少。完成 3—4 题。

B.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冲刷强 D.年降水量少,盐碱土广布,土地贫瘠 B.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

1

3.由图可知,2018 年

A.江苏的人口变动比浙江大 C.新疆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大于河南

B.陕西非农人口比江苏多 D.辽宁的人口流失规模小于北京

4.浙江近几年的常住人口规模逐年扩大,以下对人口增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量多来自于自然增长 C.赴浙江的旅游人数大幅增加 【答案】3.C 4.D

【解析】3.圆面积的大小表示常住人口较前一年的增长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的人口变动比浙江小, A 错误。陕西常住人口总数比江苏少,城市化率比江苏低,故非农人口比江苏少,B 错误。新疆圆面积较河 南大,即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大于河南,C 正确。辽宁的人口流失规模大于北京,D 错误。故选 C。 4.浙江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机械增长率高,人口增量多来自于机械增长,A 错误。外地迁入劳 动人口相当一部分从事第二产业,并不是全部,B 错误。赴浙江的旅游人数大不属于常住人口,C 错误。机 械增长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故常住人口增量减缓了老龄化进程,D 正确。故选 D。

森林土壤是 CO2 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 CO2 主要来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研究 表明:森林土壤 CO2 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 5—6 题。 5.在同海拔、同树种、同面积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行山西坡比东坡的土壤 CO2 排放量大 B.秦岭南坡比北坡的土壤 CO2 排放量大 C.天山南坡比北坡的土壤 CO2 排放量大 D.珠穆朗玛峰北坡比南坡的土壤 CO2 排放量大

6.近几十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逐渐被人工林所代替,这些林地土壤 CO2 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主要

2

B.新增劳动人口都从事于第二产业 D.常住人口增量减缓了老龄化进程

原因是(相似树龄的前提下) A.变大,土壤的温度升高 C.变小,土壤含水量减少 【答案】5.B 6.D

【解析】5.根据材料“森林土壤 CO2 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可知,太行 山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土壤 CO2 排放量小;秦岭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故土 壤 CO2 排放量大;天山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故北坡土壤 CO2 排放量大;珠穆朗玛峰南坡为暖湿的夏季风

迎风坡,植被丰富,故南坡土壤 CO2 排放量大。故选 B。

6.人工林由于人为的除杂树杂草、修剪枝叶,枯枝落叶量减少,故土壤 CO2 排放量减小。故选 D。

2019 年 9 月 25 日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曾因风大、浪 高、水深、流急等原因被称为“建桥禁区”。下图为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读图完成 7—8 题。

B.变大,林木更茂盛 D.变小,人工管理更多

7.平潭岛大风天气最频繁的地点位于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8.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区域气压差变小 C.抗风灾能力增强 【答案】7.A 8.D

【解析】7.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显示,当地北偏东 22.5°风频最大,图中①地东北方向为广阔的海洋,对 东北风阻挡小,摩擦力小,因此大风天气最频繁,选项 A 符合题意。图中②地的北偏东 22.5°方位附近有半 岛阻挡,大风天气相对①地会较少,大风天气的频率相对较低,排除 B。图中③地和④地为当地盛行风的背 风海岸,大风天气相对较少,频率相对较低,排除 C、D。故选 A。

8.没有材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表明当地近年来区域气压差变小和台风等天气变少,因此这些原因导致平潭岛 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可能性不大,排除 A、B。抗风灾能力增强与当地大风日数递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3

B.台风等天气变少 D.沿海防护林建设

C。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对风力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弱风速,使得当地大风日数呈递减 趋势,因此沿海防护林建设最有可能是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原因,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 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 地下 40 米至 60 米空间建造。据此完成 9—10 题。

9.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 A.避免台风、海潮侵袭 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

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10.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 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A.①② 【答案】9.D 10.C

【解析】9.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避免台风和海潮侵袭,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排除 A。地下 深埋盾构方式比浅层地下施工难度要大,技术要求更高,建设工程量更大,成本更高,排除 B。只要采用地 下盾构方式就能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排除 C。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进一步 发展,用地会越来越紧张,今后可能会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因此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可以预留地表和 浅层地下空间,选项 D 符合题意。

10.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东部城市利用东江的河水可能减小,东江枯水期径流水位可 能升高,应该减轻咸潮危害,①错误。图中显示,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流经中山市的 径流量减少,会加剧中山等地用水紧张,②错误。西江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而东江径流量较小,但珠 江口东侧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城市需水量大,因此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③ 正确。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输水进广州,使得广州等地的水资源来源途径增多,为当地提供备用水源, 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

4

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C.③④

D.①④

B.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研究发现乙、丙河段河漫滩上的土壤颗粒比甲、乙河段更粗。据此完成 11—12 题。

山脉 150 年降水量沙漠 河流 国道 省道 铁路 高速公路城市 丙 40°N

贺兰 山 150 乙 38°N

300 甲 106°E 108°E 11.乙、丙河段河漫滩土壤颗粒偏粗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A.泥沙物源颗粒粗 B.河流的流速缓慢 C.流水侵蚀作用强 D.风沙沉积作用弱

12.与西侧相比,贺兰山东侧交通线路更发达的直接原因是

A.气候更湿热 【答案】11.A 12.C

【解析】11.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造就的,但沉积物的特征离不开物质来源和流失侵蚀、搬运作用的效 果。越往下游河段,河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河流沉积物的颗粒越细,但图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乙、丙河段 沉积物颗粒反而偏粗,说明主要原因是来自贺兰山的泥沙物源起了主导作用。所以选 A。

12.从区域特征的角度,该区域不可能出现湿热气候,东西两侧的地形、土地面积上差异不大(但耕地面 积差异大),图中信息显示东侧聚落更密集,等级也更高,对交通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选 C。

浙江某地的“跑道养鱼”是在“五水共治”理念下的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如下图。该模式能不间断供氧、 持续清污、保证水质,同时可以使鱼“跑步健身”(逆水游动)。据此回答 13—14 题。

B.地形更平坦

C.聚落更密集

D.土地更广阔

5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3套全解析01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题01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山西大同土林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角,景区内植被稀疏,土地裸露,土层多由钙化层、砂石和盐碱成分很高的泥土等组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wl9o41f1e7wp9920czo7b3ef97x1a0103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