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孩子幼小衔接习惯养成攻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过渡,还包括心理、生理、意识和习惯等多方面的过渡。为了让孩子顺利过渡,享受小学时光,我们父母需要提前帮助孩子养成这3种好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持续阅读的习惯。

一、时间管理:让孩子爱上早睡早起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作息习惯的调整非常重要。小学生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跟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生物钟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很多已经上了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她们都说,孩子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所以,要提前调整生物钟,进行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培养。

一般来说,幼儿园会有午睡,但是小学没有,这个变化很大。那么,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会有一段时间的暑假,这个时候,可以提前演练,跟孩子一起来制定更为合理的作息时间。

白天孩子的户外活动加强,按时用餐,不安排午睡,暑假期间不要轻易扰乱,逐渐调整入睡的时间,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规律。

另外,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挑选一款他喜欢的闹钟,让孩子自己来设置闹钟,自己安排起床的时间,让孩子知道上学不迟到,是需要他承担的责任。

如果迟到了,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那就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慢慢的他就会按时起床,不需要催促啦!

做家长的,心态调整特别重要,如果你一直催促孩子睡觉,孩子不睡,这个时候你需要思考,为什么他不想睡,是没有玩够?还是午觉睡多了?或者精力没有释放玩,压根不困?

睡觉其实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当你把关注点放在生活节奏的调整上,而不是关注在具体的时间点上,慢慢的就会缓解很多。

二、培养专注力:养成按时完成作业

对小学家长来说,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的专注力,上课坐不住,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容易分心、走神。做作业,东摸摸,西瞧瞧,就是不好好写,一页题能写一小时。

当你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做作业认真,上课专注的时候,就会更加恼火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做不到。这个时候,想着送去各种机构去做训练。

那其实,这个时候,你更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充足的睡觉是自控力的能量场

长期睡眠不足,会让人感受到压力,难以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自控力呢?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对葡萄糖的吸收,而葡萄糖是人体生理能量的主要存储方式。

自控,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活动。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是一样的,人们是毫无自控力的。

小学阶段的孩子,一二年级,课业负担还不是很重,我们要尽可能地保证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让他们的生理能量始终保持充足,这就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时间管理放在第一个习惯来讲解的原因。

2、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确保整洁有序。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在专注的时候更多会注意直观的东西,所以在学习之前,家长要有意识地把学习环境变得有条理,这种条理会帮助孩子建立有序的思维,同时更快地增加他集中速度。

学习的课桌上不要摆放其他的玩具,只放一些简单的文具物品,让孩子能专注集中在他应该做的事情上。

3、多鼓励孩子,积极回应

心理学家克莱尔.靠普说: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来自哪里,来自想要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的愿望,想要得到爱和积极情感的愿望。

孩子不会因为规则好就遵守规则,孩子不喜欢那样,他们想得到爱和积极的情感,如果他们遵守规则之后就能得到这些,他们就得到爱和积极的强化。

也就是说,作为家长,要积极回应孩子,多肯定,看到孩子的优点,减少唠叨和训斥。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会放在他担忧出现的后果上,而不是在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上,他的自我控制的动机需要一定的心理状态。

同时,不要随意去打扰孩子,当他们沉浸在他们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很专注,保护好他们与生俱来的这份能力非常重要。

当孩子观察蚂蚁搬家,看一片树叶发呆的时候,允许他们去沉思。当父母的,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自由地发展,尤为重要。

4、多玩游戏、增加户外运动

很多游戏也都是特别好的专注力训练,比如说,木头人,大人和孩子一起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这时不管大家最后是什么姿势,都要保持不动,静止一段时间。

再比如,孩子喜欢玩的过家家,找不同等等,在玩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进入专注的状态。所以专注力的训练并不是只发生在培训班里,在生活中,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很重要。

当孩子的专注力培养起来,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情,能够和时间做朋友,那么你就不用太过关心孩子的作业。

当家长的千万别只把眼光放在那一点点小事上,也别和作业对立。作业是好玩的游戏,是带来快乐的,当你转变心态,孩子也会轻松应对。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很关心孩子的知识储备,我很喜欢付小平在《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里的一句话:“零起点”教学,不等于“零准备”入学。

家长需要适当地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适当储备一点知识。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应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

那么对比拼音、数学等知识类的学习,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更为重要。 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1、阅读不是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无论孩子是否上学,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把阅读当成一件任务来做,否则就会破坏阅读本身带来的那份快乐。

在家中,我们要去强调快乐阅读的习惯,关注的焦点应该放在家庭阅读带来的快乐之上。允许孩子自由地选书,顺着他的兴趣走,先让他爱上学习,再考虑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

同时,阅读书籍不要给孩子布置读后感,也不要问孩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都会破坏本身阅读带来的快乐体验,如果一件事情变成了任务,孩子就很难产生兴趣去持续地坚持。

2、给孩子继续朗读,享受亲子陪伴时光

《朗读手册》的扉页上写道: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

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

当孩子即将步入小学的时候,家长觉得要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就不想再给孩子读书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可以继续给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体会阅读本身带来的乐趣。

即便孩子已经自主阅读了,当他愿意让你来给讲书的时候,你也继续欣然接受,我们可以一人朗读一段,也可以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时光,那该多么美好。

3、让阅读成为习惯,营造家庭共读氛围

我经常听小学生的家长说,孩子没有时间阅读啊,每天做作业都到很晚,还有各种培训班,哪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能逐渐爱上阅读,给孩子传递一个积极的信息,阅读就是我们家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做就建立起一种家庭共读的氛围,这就是我们家庭认同的价值观。

家里可以随处都有书籍,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也可以阅读一本自己心仪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去交流,讨论,可以开家庭读书会,全家人一起参与,这种的生活方式是给孩子最好的鼓励。

当你的孩子开始上学时,养成并保持阅读习惯,对于培养未来若干年的阅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要记住,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学习阅读——这是为了让快乐阅读成为习惯。

胡老师资优教育一直专注于少儿教育培训工作,凭着对教育的高度热忱,率先引进南外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模块化”、”精细化”、”小班化”一整套高效智能的管理模式,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中启迪智慧灵感、激发求知欲望、培养良好习惯,让学习更加有趣高效,欢迎大家咨询相关的信息。

孩子幼小衔接习惯养成攻略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过渡,还包括心理、生理、意识和习惯等多方面的过渡。为了让孩子顺利过渡,享受小学时光,我们父母需要提前帮助孩子养成这3种好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持续阅读的习惯。一、时间管理:让孩子爱上早睡早起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作息习惯的调整非常重要。小学生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跟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幼儿园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wgfm8iwih1cf865breu5a66i6tmib010t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