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是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故选D。
8,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四比例尺由大到小的为DACB。 9,
【答案】稍扁;略鼓
【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0, 【答案】1.C 2.A 3.B 4.A
【解析】1.从图中地表形态看出,①处海拔在800米以上,地形平坦开阔,边缘陡峭,应是高原;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读图可知,图中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根据题意,故选:A。
3.读图可知,M点的海拔是1460米,P点的海拔是2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260米;故选:B。
4.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位于公路附近,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1, 【答案】(1)正南 西风西北 (2)西南 东北 (3)50 (4)a 【解析】(1)在没有特殊标志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方向,所以村庄A在村庄B的正南方向,当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西风,若有一辆车从a向b行驶,则其行驶方向是先向西再转西北方向;
(2)图中河流cd段(箭头所示)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方向; (3)因为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00厘米,又因5000000厘米=50千米,所以比例尺1:5000000表示地图上1
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4)根据当地常年盛行的西风,图中abcd四点中,a点位于下风向,因而在a地区要建一个造纸厂,对当地污染较小。
12, 【答案】A 【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同时刻,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高低不同及影子的长短差异。故选A。
13, 【答案】1.A 2.D 3.D
【解析】1.春分时为3月21日前后,地球转到Q1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结合题意。故选:A。 2.日照市位于北半球,夏至日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即北半球中午影子最短时地球公转位置是Q2冬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结合题意。故选:B。
3.若你想选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则需等地球公转至Q4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为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利于科学考察;结合题意。故选:D。
14, 【答案】D
【解析】地图的种类很多,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气候图、地形图都是自然地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等属于社会经济地图,智能手机中的高德地图导航软件使用的是电子地图。故选D。
15, 【答案】D
【解析】地球绕地轴转动叫做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故根据题意选D。
16, 【答案】1.B 2.A
【解析】根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由西向东公转,其公转
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进行分析解答。
1.由图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故选:B。
2.据图分析,甲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从赤道到南回归线纬度数相差23.5°,因此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也为23.5°。故选:A。 17,
【答案】6371 4万
【解析】经过精确测量,地球的极半径略小于赤道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18, 【答案】1.B 2.D 3.C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甲处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而且等高线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是山峰,不可能有瀑布景观,所以A错误;据图可知,图中乙处的等高线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陡崖,可能有图的瀑布景观,所以B正确;据图可知,图中丙处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不可能有瀑布景观,所以C错误;据图可知,图中丁处的等高线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不可能有瀑布景观,所以D错误。故选B
2.据图可知,图中区域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类型为山地,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据图可知,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没有纬度、海陆位置的信息,不能应用于植被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所以AB错误; 据图可知,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最能应用于地理小组野外定向越野,所以C正确;据图可知,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没有经纬度位置的信息,不太可能应用于城市定位,是由于D错误。故选C
19, 【答案】1.A 2.C 3.C
【解析】1.由图可知,丁地的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20°,所以其经度是100°E,故选A。
2.由图可知,图示半球是南半球,其纬度是由北向南递增,越来越大,所以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丙地,故选C。
3.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甲地是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选C。
20, 【答案】1.A 2.B 3.C
【解析】1.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a、b、c、d全部位于南半球,故本题选B。 2.经线都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经线上纬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纬线都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上经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隔111千米×当地纬度的余弦,因此bc=ad>cd>ab,故本题选A。
3.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ad30°W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150°E,故本题选C。
21, 【答案】D
【解析】小军在绘制学校地图时,发现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内容详略均有影响,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故选D。
22, 【答案】1.D 2.B
【解析】1.聚落多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丁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修建隧道的原因是为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缩短路程,节约运输时间;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23, 【答案】1.C 2.B
【解析】根据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
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1.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2月7日至23日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因此冬奥会期间,地球正公转至图中的③?④段。故选:C。
2.2月7日至23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的德州市昼短夜长。故选:B。
24, 【答案】A
【解析】新疆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三山是阿尔泰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的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故答案选A。
25, 【答案】B
【解析】根据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进行分析解答。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经线之和为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由此可知,与18°E正好相对的经线是162°W。依据题意。故选:B。 26,
【答案】A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要观察它的全貌的确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观察和认识地球,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地球仪能让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