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选择题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2-4小题。
(30小题,共60分)
(
)
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1770~1905年1950年以后
2.该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A.甲
A.甲→乙→丁→丙C.乙→甲→丁→丙
4.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容量
B.国际移民
C.国内迁移
D.社会经济
2008 年,法国妇女平均生
5-6题。
巴黎 2009 年 1 月 13 日电法国国家统计局
13 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
B.乙
C.丙
B.甲→乙→丙→丁D.丁→甲→乙→丙
D.丁
3.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育子女数已突破两个,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结合下图回答
5.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中的第A.Ⅳ人口急剧膨胀
6.法国生育率提高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彻底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D.Ⅲ人口平均寿命低
B.Ⅳ人口老龄化 C.Ⅱ人口增长停滞
B
.缓解就业压力
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
7-9小题。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年龄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
7.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8.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9.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
16-17小题。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主要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
①和④ D.③和④
下图中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
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13-14题。
)
a、b、
13.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14.该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划新大型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厂址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位
置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A.①处
B.②处
C.③处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
15~17题。
15.关于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16.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C.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17.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
D.④处
城市计建一座钢铁厂,的最佳在
)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18-19两题。
18.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C.社会福利好
D.历史悠久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中国南方,各地洪水肆虐。从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在两个月内陆续遭遇十多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据此回答以下2题。
20.下列关于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B.城市绿地增多C.水泥地面增多
D.地下径流太少
21.下列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多建立气象观测点,增大数据收集量B.强调绿色城市化和屋顶绿化
C.加大城市道路建设,硬化路面
D.加强城市排水工程建设
读“2005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项)比较表”,据此回答下题。
地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甲80.9 418.7
36.3
乙
334.7
69.9
22.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内蒙古、海南B.山东、陕西C.安徽、宁夏
D.黑龙江、河北
23.读下列四幅图,完成小题。
5月12日开始,湖24.25.
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 )
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24-25题。
24.若甲、丙两省都种植水稻,分析影响甲、丙两省水稻种植最主要的因素分别是A.交通和土壤
B.热量、水分和商品率C.劳动力和地
甲省丙省
21.18万45.4万
约6 800万约3 800万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 )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一年一熟
形
D.政策和科技
25.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C.干旱和低温
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
特色,其中表示季
D.盐碱和洪涝
(
)
26. 下图甲~丁表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风水田农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贵州省高一地理下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精校].doc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