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主X“有教无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 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5.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
- . 可修编.
. -
的培养》)。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深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XX主义思想。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第一,提出“白板说”。第二,主X绅士教育。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X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也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美国教育家杜威和他的《XX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第三,主X“在做中学”。第四,学校即社会。第五,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一确定疑难所在一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一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一验证这个假设。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的分类包括: 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二、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 . 可修编.
. -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五、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规律
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及观点:
(1)孟子,主X“性善论”,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 . 可修编.
中学教育知识及能力历年核心考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